動畫產業成長還需“大手拉小手”
孩子愛看“喜羊羊”,他們的小手拉著父母的大手進影院,“小手拉大手”的觀影模式推動相關影視產業發展還能走多遠?業界人士反思——
動畫產業成長還需“大手拉小手”
“哥做的不是電影,哥做的是孩子和父母節假日的歡樂時光。”北京優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裁、卡通先生影業公司董事長王磊,在總結過去5年制作投資《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系列動畫電影的成功經驗時,喊出如此口號。
據剛閉幕的第九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上發布的《2013中國動畫產業年度發展輯要》統計,近三年的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排行榜,《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之“虎虎生威”、“兔年頂呱呱”、“開心闖龍年”三部動畫電影連續位居榜首,共創下票房收入71247萬元,而位居第二的《洛克王國》系列票房收入為9921萬元。更值得注意的是,排行榜前五名中,《喜羊羊與灰太狼》《洛克王國》《賽爾號》《巴啦啦小魔仙》四部都是王磊所在團隊參與制作投資的系列作品。
“孩子不在乎Flash或者3D,他在乎的是這個故事能否給他帶來歡笑。”這一理念引領了這幾部動畫電影的成功,它們先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再由孩子拉起父母的手走進影院,所謂“小手拉大手”模式,曾為業界和媒體廣泛稱贊。王磊卻表示,這還遠不是一勞永逸的時候,“盡管現在小手還在有力地拉著大手,但越來越多的大手不愿聽從小手的召喚了。”
究其原因,王磊認為是當前的國產動畫電影比起“大手們”看過的歐美動畫電影來,品質相差太遠。他舉了美國動畫電影《變形金剛》的例子,這部作品由原來的電視動畫變成一部“大電影”,無論質量還是特效都給予觀眾煥然一新的觀影體驗。“喜羊羊”看似由電視動畫轉變而成,卻有研究者稱,這并不是“大電影”而更近乎于“大電視”。因此王磊的結論并不樂觀:“我們動畫電影的成功,是電視動畫的成功在電影銀幕上的再現,本質上和電影無關,我們提供的只是進電影院的理由。”他清醒地意識到,“小手們”喜歡“喜羊羊”這個品牌,進電影院是為了見到他們的動畫明星,至于電影本身怎么樣,“小手們”并沒有多在乎。
而“大手們”的態度就不同了。相較而言,“小手”容易被數量影響,“大手”更注重質量對“小手”的影響。王磊注意到不久前在院線上映的《瘋狂原始人》,影片第一周的票房成績并不出眾,卻贏得了業內人士紛紛發微博稱贊,它沒有像一些國產動畫電影那樣聯合多個少兒頻道投放宣傳片,“現在的電影市場,營銷很重要,但品質更重要,優秀的品質可以換來良好的口碑,通過口碑傳播,可以吸引大量成年人,一個比低幼兒童更大的消費群體會進入到電影院。”王磊指出,無論是動畫電影還是電視動畫,如果說以前依賴“小手拉大手”獲得成功的話,那么它的成長還需依靠“大手拉小手”,未來的目標是升級為父母和孩子都喜歡的作品,亦即所謂的“合家歡”模式。
王磊坦言,在過去的五年中,“喜羊羊”等系列動畫電影動用了大量營銷手段,他擔心這樣的導向會給業界帶來過度營銷而忽視質量的弊端,他認為“前營銷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后營銷”,所謂“前營銷”包括品牌影響力、目標人群定位、父母認可度等,其要義是注重內容、打造精品,這并非簡單如廣告宣傳可以一蹴而就。而“前營銷”做不好,再多的“后營銷”都是無用的。
今天,動畫電影并不僅僅是動畫電影,還是中國電視動畫的風向標,目前在中國電影市場獲得成功的國產動畫電影,基本上都是由電視動畫轉變而來的;它也是中國動畫品牌的風向標,電影市場這樣一個短、平、快的傳播平臺,最能測試品牌的含金量。持續的品牌系列動畫電影可以讓中國動畫產業之路越走越遠,怎樣獲得“大手”和“小手”源源不斷的支持和喜愛?王磊表示,做動畫一定要傳遞好的價值觀和情感,一定要創造出好的人物、故事、模式,一定要有全球主流的技術和視覺水平。“現在所有的動畫人都應該致力于從占領眼球到占領心靈。”王磊說。
(編輯:子木)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