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文物回歸機制亟待搭建——也說皮諾家族無償捐贈促生肖銅首回歸
【事件】 皮諾家族無償捐贈中國被掠奪文物青銅鼠首和兔首
【觀點】 該個案引發對構建流失文物回歸機制的討論,追討文物不再單純依靠愛國激情
法國皮諾家族近日宣布,將把所購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捐贈中國。此事立刻引起人們對流失文物回歸的關注。不管皮諾家族是出于道德感還是基于政治或經濟的考慮,為圓明園流失文物哀傷、追尋百余年的國人還是感到了暖意,給予積極評價。
那是被掠文物,也是記錄近現代史恥辱一幕的中國人永遠的痛。2009年,法國佳士得拍賣這兩件文物時,引起中國各界的強烈反對。2012年,成龍主演的電影《十二生肖》講述了追尋流失的十二生肖銅首的故事,幾乎可看作對此事的另類關注,而其票房火爆直接說明傷痛難忘、追回流失文物成為國人最深的心愿。
中國從政府到民間阻止佳士得拍賣的行動無疑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如人們所知,阻止并未成功。在海外拍賣行持續綁架國人的愛國情感哄抬流失文物價格之時,似乎并無兩全良策。即便依照國際或國內法則,要求持有人返還,據法律專家透露,也無直接依據的條文。誕生于1970年和1995年的兩個關于禁止文物非法流轉的國際公約,也僅表述了流失文物應返還原屬國的精神,且在時效范圍和是否為締約國上限制了其有效執行。
佳士得拍賣事件無疑刺痛了國人,同時也讓人們清醒地認識到,若非在回歸機制上努力并有實質性的推進,拍賣行依然會綁架國人情感,各種非法流轉依然會悄悄地甚至公開地進行,皮諾家族捐贈實現的回歸也很難成為主流。而從最近的媒體反應來看,除普遍對此次捐贈給予肯定,評價也多把此事列為個案而已。
似乎很正常的反應,卻讓人內心為之一動。細數以往有關生肖銅首的案例,典型如佳士得之拍賣,人們爭論的焦點往往集中在“被綁架的愛國情感”上,至于如何推進流失文物回歸的具體機制仍認識模糊。對此次皮諾家族的捐贈,人們的清醒難能可貴,而事實上這也的確是一個探討具體回歸機制的良好契機。
正如法律專家所建議的,簽署文物返還或限制進口雙邊或多邊協議,達成一攬子解決方案,或者針對某些重要文物的返還達成特別協議,這是外交途徑可以實現的通道。對法律界、文物界來說,更深遠的意義也許還在于,對以往此類案例的研究和對現行流失文物的回歸機制討論,會是一個逐漸厘清史實、回歸法律真相的重要框架,無疑有助于建立一套更科學完整的法理體系和更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不再單純依靠激情,這就是進步。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