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不出家門 免費享用
獲取資料費時費力費錢?
數字圖書館:不出家門 免費享用
尋找一篇20年前發表在某期刊上的論文,怎樣才能既省時、省力又省錢?不是從圖書館過刊閱覽室的書架上,搬下厚重的合訂本,奮力抄寫摘要;不是坐到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利用期刊數據庫,免費下載電子文檔;也不是坐在家里,從互聯網上付費下載。只有把“坐在家里”和“免費下載”結合起來,才是最理想的選擇。
期刊論文可免費下載
“你還在找別人幫你下載期刊論文嗎?如果是這樣,你就太落伍了!登錄中國國家圖書館主頁,進行注冊,即可訪問并下載電子資源,大家常用的論文網站都包括在內。最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是全免費的哦!”陜西西安的小沈沒想到,他發布的這條微博,被轉發了兩萬余次。
河南開封的小倪在人人網上撰寫日志,詳細介紹了如何在國圖網站注冊賬號、下載論文。這篇日志自去年12月至今,已被網友分享3萬多次。
“跟微博上說得差不多,以前我經常請在讀研究生的同學幫忙,用校園網下載論文。”侯俊杰在北京的一家事業單位做秘書,經常會需要查閱期刊論文。侯俊杰說,現在很多網上的期刊數據庫都是收費的,下載一篇論文幾塊錢,費用雖然不算高,但日積月累,也不少。
現在,越來越多像侯俊杰一樣的讀者,把目光轉向了國家圖書館建設的國家數字圖書館讀者門戶系統。
免費使用特色資源庫
當讀者登陸讀者門戶系統,就會發現,能從這里得到的,除了電子期刊,還有電子圖書、電子報紙、古籍、工具書、音視頻等。
據國圖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所有用戶都可以在館外免費使用國家圖書館“甲骨實物”“西夏文獻”“碑帖精華”等37個自建特色資源庫,網上實名認證讀者還可以免費使用66個商業購買資源庫,而擁有國圖讀者卡的讀者可使用的商業購買資源庫則達到了108個。
記者打開古籍數字資源專題,其中不僅有數字方志、宋人文集等國內古籍資源,而且還有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古籍全文影像數據庫、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兩種海外漢籍的影像資源。在后者的頁面中,有這樣一段介紹:“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其質量之高、數量之大著稱于世。中國國家圖書館與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協議共同開發這批資源,將在6年時間內,完成中文善本古籍4210種51889卷的數字化拍照。”“首批發布的中文古籍善本及齊如山專藏共204種。”
數字服務體系將逐漸形成
其實,提供數字資源服務的圖書館,不只國圖一家。
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共同推出了“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其建設目標是在國家數字圖書館和各地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已有成果基礎上,搭建一個統一平臺,實現數字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共建共享,逐步形成覆蓋全國的數字圖書館服務體系。
在貴州,貴州數字圖書館目前已擁有各類數據庫近20個,數據總量達80TB,在貴州省任何能上網的地方,都能免費使用這個圖書館提供的數字資源。
在上海,上海圖書館推出的“市民數字閱讀”,讀者憑讀者證號和密碼,即可免費瀏覽“方正中文”電子書、新華e店的3.5萬種新書、盛大文學網絡小說以及期刊報紙資源。
在北京,首都圖書館等北京市公共圖書館的讀者,使用北京市公共圖書館聯合讀者卡(“一卡通”)的卡號、密碼,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訪問“人大復印資料”“龍源期刊數據庫”等數字資源。
今年4月2日,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與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簽署《關于在香港公共圖書館開展數字圖書館合作的協議》。根據該協議,香港民眾可以通過即將上線的香港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更加方便地瀏覽和欣賞國家圖書館地方志等善本特藏數字資源,以及國家圖書館藏甲骨精品展、清內府彩繪戲曲人物扮相圖譜展等展覽數字資源。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