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時間:2013年04月07日來源:作者:王新燕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或國家在時代變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對世界的標識。由于經濟全球化、社會轉型的深入,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既共生吸收又沖突斗爭,形成多元文化現象。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蕩中,價值觀尚未完全確立而又處在知識和文化前沿地帶的大學生如果沒有正確的文化鑒賞和選擇能力,就可能會在價值取向、政治信念上出現偏差,極大地影響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時期高校育人的必然選擇。

        提升文化鑒賞能力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認同、信任,是一種自覺基礎上的自信,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增強自覺鑒賞的能力。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要引導大學生分析、鑒別傳統思想文化中哪些是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的東西,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是落后的要被歷史淘汰的東西,外來文化中哪些是中國社會所缺乏又能彌補中華文化發展之不足的東西,哪些是西方霸權主義、腐朽思想。高校要引導大學生以虔誠、敬畏的態度來對待文化,用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方法對多元文化進行系統的清理、批判、重釋與重構,棄糟取精,推陳出新,理清科學與愚昧、傳統與現實、中國與世界文化的關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要引導大學生更加自覺地在充分吸收先進文化成果的基礎上,既不自卑也不自負地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并對其有選擇地調適,堅持文化鑒別基礎上的文化認同,拒絕狹隘民族主義和文化封閉主義,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來樹立文化自信。

        提升人文素質教育的文化品性

        把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納入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大學校園是人類積累、傳播、創新知識的場所,是傳承人類文明和科學的集散地。對于大學生來說,由于思維開闊,他們的選擇是多元的,既可能被高尚積極的文化所陶冶,也可能被低俗、腐朽的文化所俘虜,關鍵之點就取決于他們所處的教育環境及其所接受的教育。為此,我們必須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的校園文化體系,建立大學生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基本準則,引導大學生踐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行為方式;重視校園社團文化建設,積極開展以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為核心的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社團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的傳播陣地建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傳播的各種有效載體,為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營造濃厚的校園氛圍。

        變革教學模式、采用相對靈活的考核方式。高校在設置課程時要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和思維特征,確立適當的人文素養類的必修課和選修課,課程設置上力促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結合。要改變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增加更多討論的環節,引導大學生主動思考;改變傳統的以課堂為主的方式,增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環節,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改變傳統的以“大課”授課的方式,限制授課時的班容量以增強更好的實際效果;改變傳統的以分數為主的考核方式,增加更多的彈性考核機制。通過組織學生對社會的考察、調查、分析和思考,使學生既從政治理論的高度,又從社會發展的現實中認識社會、分析社會,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提高大學生對腐朽思想文化的抵制能力。

        加強教師的人文素質培養。作為高校中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文化素質朝著積極、健康方向發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人文素質課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素養和人文素質,以身作則,以理服人。高校必須加強對教師的人文素質培養,給教師以人文關懷,提高其待遇,為教師提供更多學習、交流、提升的機會。鼓勵教師創新觀點和方法,使其能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為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甚至中國文化現實和未來的發展迸發出更多有價值的思想資源。

        培育凝聚共同價值

        人類對低等動物狀態的超越主要展現在人對于意義和價值的自覺追索與探尋上。正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的那樣,生命活動的性質包含著一個物種的全部特性,它的類的特征,而自由自覺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的特征。意義和價值既有民族性、地域性、國別性、階級性,也有超越各種表象差異后沉淀下來的共同性和普適性,自由、平等、民主、公平、正義等正是穿透千年、凌越人群差異、蕩滌歷史塵埃后始終為人類所魂牽夢縈的共同價值,理應被信奉和恪守。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就內含了為人類的民主、自由、公平、平等、為實現社會正義而奮斗的內容,是達成這些價值的歷史必由之路。中國傳統智慧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同樣在今天具有普遍的意義。教育者要對大學生科學闡釋中國傳統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使大學生真正體會到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推動中國和世界文化的繁榮和進步。在當前中國社會的道德和人格底線不斷被挑戰的嚴峻情況下,也唯有在全社會范圍內重建和弘揚這些共同價值,找出中華傳統文化與外來優秀文化的契合點和相通之處,才能彌合諸多矛盾和困惑,造就大學生在共享價值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作者單位:太原科技大學思政部,本文系山西省社科聯重點課題“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項目編號SSKLZDKT2012067〕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孫菁)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 亚洲 有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中文字幕你懂得|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