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文風是事關全局的大問題
切實改進文風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面對新形勢、針對新情況,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密切聯系群眾而提出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任何民族而言,對任何國家而言,對任何政黨而言,文風問題都是大問題,它直接反映著政黨的面孔,體現著民族的進步,展示著國家的形象。
從我國文明發展史來看,中華民族向來是非常重視文風的。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就是當時世間百態反映。它直接觸及社會現實,故“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保ā稘h書·藝文志》)這表明《詩經》的文風還比較貼近實際。歷史上,但凡重大社會變化時期,文風問題總是不可避免地必定成為那個時期的重大問題;而每一次文風問題的解決,又總是不可避免地必定會給那個時期帶來新的進步和新的成長。譬如,魏晉時期以曹氏父子為代表的“建安風骨”,就給那個時代帶來了新的文風,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了值得贊賞的一筆。又如,唐安史之亂后,一些著名知識分子比較盛衰之理,在積極倡導維護中央集權的同時,也主張開展以推行新文風為主旨的古文運動,韓愈、柳宗元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蘇軾曾高度稱贊韓愈的古文運動,說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岳。”(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唐代的文風建設,同樣在歷史上也書寫下精彩的一頁。
再從我們黨發展歷程來看,延安整風發生在我黨從幼年期走向成熟期的轉變階段,延安整風主要是指“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通過整頓學風、黨風和文風,使我們黨形成了全新的工作作風,在政治上更加堅強,組織上更加團結,理論上更加自信,目標上更加明確,戰斗力更加強大??梢哉f,延安整風為我黨爾后贏得全國勝利奠定了扎實的思想基礎。
此外,從世界歷史的視野來看,文風問題曾在西方一些強國的發展過程中起過不可忽視的重大積極作用。例如,美國雖然于18世紀下半葉終成獨立國家,但由于受到歐洲尤其是英國的文化及其價值觀念的影響太深,美國人始終站不起來。為了切割和丟棄英國的文化影響,美國人先后兩次發動“大覺醒”運動,試圖以嶄新的美國文風來喚醒美國人的“愛國者”意識。美國著名思想家愛默生于1832年在哈佛大學發表了題為《做美國式學者》的著名演說,敦促美國人放下對歐洲事物的熱愛,重新在美利堅這塊土地上尋找靈感,從而實現“被耽擱了的世界抱負”。美國的文化自覺,推動了美國文風的形成和成熟;反過來,美國文風又極大地幫助了美國特色的越來越鮮明。
總之,文風問題是事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中外歷史已經證明,文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是一個國家、民族、政黨的面貌煥然一新的重大標志,也是一個國家、民族、政黨的事業全面進步的生動展示。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直關注文風問題。鄧小平在南方談話尖銳指出:“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多。電視一打開,盡是會議。會議多,文章太長,講話也太長,而且內容重復,新的語言并不很多。重復的話要講,但要精簡。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秉h的十六大以后,黨中央鄭重提出了改進會議和領導人活動報道等涉及文風方面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把文風作為全局性重大問題來加以整治。當前,文風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主要表現有:一是不痛不癢的官話連篇,不輕不重的套話成串,不倫不類的廢話散發,不正不偏的空話泛濫。二是游走于國情,脫離于實際;凌駕于民生,麻木于百姓;膜拜于資本,跪求于金錢;追光于明星,叩首于利益;飄浮于上層,隔閡于群眾。三是,語言乏味,表達老舊?;驘o中生有,胡編亂造;或冗長晦澀,單調枯燥;或庸俗低下,以訛傳訛;或空泛膚淺,格調欠雅;或嚴肅有余,活潑不足。如果不堅決予以糾正,勢必影響黨的政策方針的宣傳貫徹,影響工作開展,影響黨的形象。不良文風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存在,只追求形式,做表面功夫,而不顧實際、不求實效,不去解決實際問題。文風是黨風的反映,文風也是作風的體現。改進文風,更重要的是要改進作風。鄧小平同志曾經明確地指出:“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是兩條最根本的東西?!边@個精辟論斷,依然是我們改進文風的重要遵循。
第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是改進文風的核心。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實事求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譬如,我們現在文件和報告,談成績一大堆,談不足要么沒有,要么巧妙回避,要么吝嗇地寫幾句話了事。這種態度就不是實事求是的作風。毛澤東曾經在紅軍初創時期寫過一篇文章《關于糾正黨內錯誤思想》,即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文章中毛澤東沒有講一句紅軍的成績,講的全是不足,并著重談了8大問題及其解決辦法。這篇充滿著實事求是精髓的歷史文獻,直到今天,對我們改進文風仍然有著極大的示范意義。
第二,要堅持密切聯系實際的群眾路線,這是改進文風的基石。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長期以來的最大政治優勢,而我們黨執政后面臨的最大危險則是脫離人民群眾。尤其是在經濟轉型、文化多元和思想激蕩的當下,我們更要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人民至上的傳媒理念,把人民群眾作為新聞宣傳的主體,隨時了解百姓訴求,及時聽取百姓呼聲,始終代表百姓利益,永遠為人民鼓與呼。
第三,要深入生活,學習群眾語言,創新表達方式,這是改進文風的必由之路。文風是作風落實的重要途徑及其表現。近年來,新興媒體發展迅猛,形成了新的網言網語表達風格,不但改變著一般民眾的表述習慣,而且還對傳統媒體的話語體系造成了很大影響??梢詳喽?,隨著網絡的社會化和體系化,網言網語必將進一步深入世道人心,也必將形成一種新的語言環境和新的話語體系與話語表達。而這種新的話語體系與話語表達,對改進文風和建設新文風,也會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我們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生活,通過改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著力改進文風,提倡短實新,反對假長空,以清新樸實的文字,生動活潑的語言,親切動情的表達,以群眾看得進、聽得懂、記得住的“白話”進一步提升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斷優化傳播效果。
第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這是改進文風的重要條件。改進文風是手段,其最終目的還是為著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營造優質高效健康的輿論氛圍,從而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中國夢”事業的勝利推進。
?。ㄖ袊缈圃褐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人:尹韻公)
(編輯:孫菁)
· | 清新文風正成為新聞界新風尚 |
· | 《文風四談》 |
· | [人民日報]改進文風事關重大 好文風哪里來 |
· | 《文風四談》:著名政論散文家梁衡縱論當下文風 |
· | 人民論壇:說“文”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