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界代表委員認為——建設美麗中國對文化提出更高要求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美麗中國”這個詞不僅在代表委員們的議案提案建議中屢屢出現,同時也是分組討論時屢被提及的一個熱詞。在文藝界代表委員心目中,對什么才是理想中的“美麗中國”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愛美之心”是一致的。他們對如何更好地建設美麗中國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表示,只要各級官員不貪腐,就是他心目中的美麗中國——人民安居樂業。他也希望中國富有民間文化特色的鄉村能夠保護下來,那也是我們中國最美麗的景象。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劇協副主席龍紅所理解的美麗中國不僅是山美水美,更應該是人們心靈上的美麗。她表示,環境問題雖然日益突出,但通過努力我們最終還是能夠克服的,而一個民族最可怕的是民眾心靈上的荒蕪。只有當每個人從內心深處都能感知到一種溫暖和歸屬感,這個民族和國家才是最美麗的。現在我們的物質水平已經比以前好了很多倍,但是人們為什么還是感覺不到幸福,關鍵就在于人們內心深處缺乏那份溫暖,缺乏一個共同認知的核心價值體系。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廣大文藝工作者應當勇領其先。作為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一定要牢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和莊嚴職責,用自己的言行和作品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
“美麗中國就是社會安定、國家繁榮,所有人都過上和諧舒適的生活。美麗中國需要我們各行各業的人共同來打造,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全國人大代表、著名配音演員李揚說,就個人而言,就是努力配好音,他這輩子就是以配音為己任,既然廣大觀眾認可,他就有一份責任,在有生之年盡可能多地配出觀眾喜愛的角色來。
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以北京為例闡釋了他對“美麗中國”的一些想法和建議。他說,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在任何情況下人口都不得超過1000萬”的標準,這是經過計算的。而現在再讓北京降人口,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的城市應該有合理的規劃和強有力的執行。我的老師吳良鏞先生曾經提出“京津冀地區功能分散”的概念,希望分散城市功能,但北京的城市規劃是蘇聯專家定的分散集團式布局——西邊是行政、南邊是倉庫、酒仙橋地區是電子、西北是大學……這就造成了我們要辦一件事就一定要去那個特定地區,人為地把人轟到車上,空氣污染問題嚴重,休閑時間減少。單霽翔表示,希望我們的城市都有合理的規劃和控制,這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音協主席美朗多吉說,西藏現在的發展非常快,但也要注意避免城市的“霧霾效應”。西藏是中國的生態屏障,如果西藏的河流、植被被破壞了,將會對中國造成怎樣的影響?長江、黃河的源頭都在青藏高原。目前拉薩堵車問題也十分嚴重,再加上西藏現在挖礦的熱潮比較厲害,我們應當避免政績效應,想一想5年之后、10年之后,我們應該怎么辦,所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定要時刻滲透到美麗中國建設之中。
在很多文藝界代表委員看來,美麗中國不僅包括綠色生態建設,更有文化上的貢獻。所以“美麗中國”的提出,無疑更強調文化建設對公眾藝術素養和美學素養的提升,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建議,各級政府部門應重視文化在建設美麗中國中所具備的作用,在美麗中國的愿景下,文化建設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藝術素養,以高水平的文化產品提升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感染力。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