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青歌賽”變化多 網絡參賽隊加入比拼
光明日報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蘇麗萍從中央電視臺獲悉,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簡稱“青歌賽”)已正式拉開大幕。本屆“青歌賽”除了保持以往專業、權威、精品的整體風格外,在組隊方式、賽程設計、表現形式等方面均有較大創新,十分值得期待。
港澳臺代表隊、網絡參賽隊加入比拼
第十五屆“青歌賽”將有40支代表隊登臺,除31家省級電視臺代表隊外,香港、澳門、臺灣的3家電視機構也將分別組隊參賽,同時,還有由新華網、人民網、百度網、搜狐網、騰訊網和新浪網組成的6支網絡參賽隊的精彩表現。各組隊參賽電視臺和網站將按照組委會的統一標準,陸續自行主辦初賽。與以往不同,本屆“青歌賽”中,部隊和中直藝術院團不再單獨組隊,所有參賽選手,不分職業和非職業,不受地域限制,“均可自愿選擇31家省級電視臺和上述6家指定網站參加選拔,港澳臺歌手參加本地電視機構選拔”。
比賽項目“擴容” 綜合實力成制勝關鍵
本屆大賽在比賽項目方面有很大調整,一方面,在演唱上,通過加入規定曲目,考核選手對經典作品的詮釋能力;另一方面,在備受關注的輔賽項目設計上,通過擴充內容、增加互動、創新形式,考查選手的綜合實力,展現選手的個性特色。
在參賽曲目方面,本屆大賽要求選手除自選曲目外,還需演唱經典規定曲目。每種唱法將由專家劃定規定曲目各100首,參賽選手在每個賽期的前3-5天從本唱法的規定曲目庫中抽取。在輔賽項目方面,第十五屆“青歌賽”將第八屆以來的“綜合素質考核”擴充為“自薦小片”播放和問答、“快問快答”、“金獎主考”、“音樂素質考核(模唱和節奏)”四大賽項。除“音樂素質考核”外的其他三種均為本屆大賽首創。
本屆大賽的評委陣容與以往有所不同。首先,在評審團中加入了權威電視文藝專家,綜合考量參賽選手的表演水平;其次,三種唱法不再分設評委,而是由包括三種唱法專家在內的一組評委,為所有選手打分,最大限度地保證評選的公正公平。
回歸民美通三大唱法 賽程強化晉級概念
本屆“青歌賽”將回歸民族、美聲、通俗三大唱法的分組方式,之前曾引發過爭議的“原生態組”和“合唱組”將在本屆大賽中退出。
本屆大賽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賽程。初賽將在各參賽隊所在地進行,通過初賽,各參賽單位將組成由9名(組)選手組成的代表隊。其中,美聲、民族、流行等三種唱法各3名(組),每種唱法必須男、女選手均有。從復賽階段開始,將在中央電視臺舉辦。與往屆復賽階段“整隊淘汰”的方式不同,此次比賽將由組委會組織專家評審組,從每支代表隊選出每種唱法各一名(組)選手進入決賽。也就是說所有參賽隊都將有3名選手進入決賽。
決賽階段從4月1日開始,共32場比賽,分為四個賽期,分別是36優秀歌手賽、27實力歌手賽、15超強歌手賽和三甲總決賽。四個賽期按唱法分場,即每種唱法通過12進9,9進7,7進5,5進1決出冠軍。同時,本屆“青歌賽”將改變延續十多屆的“金、銀、銅”獎的獎項設置,采用改為更直接、含金量更高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決賽階段所有比賽包括大賽啟動儀式和頒獎典禮都將在央視綜藝頻道全程直播。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