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賽”今年“變臉”
回歸三種唱法 改變組隊方式 革新評選機制———
本報訊 以往兩年一屆的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在去年延期舉辦后于今年將重開鑼鼓,而對這一中央電視臺延續了30年的品牌將怎樣發展下去,是擺在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組委會面前的一道難題。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總編導秦新民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去年之所以青歌賽延期舉行,是因為要對它進行改革。對于青歌賽是否還要舉辦?青歌賽怎樣改革才會延續這一品牌的光芒?這些問題一直受到觀眾的關注,也擺在我們主辦者面前。從現在我們提出的方案看,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將在組隊方式、演唱曲目和遴選機制上做較大的改革。在保持青歌賽原有優勢的同時,讓賽制更為合理化,更能夠讓觀眾接受。”
參賽歌手不再代表自己單位參賽
在近幾年的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參賽歌手是以演出單位名義參賽的,而今年的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所有的參賽歌手所參加的團隊是以地方電視臺、6家網絡,以及港澳臺代表隊為單位參賽。秦新民告訴記者:“這樣對于歌手來說,參加比賽更放松,只要是華人歌手就可以報名參加任何一家省級電視臺或6家網絡中任何一個代表隊的初賽,港澳臺等地區的歌手可參加本地區電視臺的初賽。今年的比賽將回歸民族、美聲和流行三種唱法的比賽,取消了原生態和合唱比賽。”
參賽曲目變化
以往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演唱新作品都要加分,這樣就出現了大量不為觀眾熟知的新創作的作品,有些作品因為趕參賽,造成歌曲的創作注重技巧運用,歌曲不易流行。秦新民說:“今年歌手參賽的作品有規定作品和自選作品兩方面,規定作品經過專家篩選,組委會為每種唱法提供100首規定曲目供選擇,同時歌手還可以演唱自選歌曲,這些歌曲都將是觀眾耳熟能詳的。”
獎項設置簡單直接
以往青歌賽中,獎項都是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和三等獎三名,這樣日后對歌手的報道會出現“二等獎第一名”的提法等。秦新民在介紹這屆評選機制時說:“本屆青歌賽的獎項設置將變為第一名至第五名均為一名選手,這樣做會讓觀眾很直接了解到歌手的水平,同時對歌手來說競爭也將更激烈。而今年的評委會組成也有很大變化,以往是每種唱法有一組評委,而今年的評委將包括三種唱法專家在內,他們為所有選手打分。”
據悉,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報名已經在31家省級電視臺和6家網絡展開,從4月1日開始,中央電視臺將現場直播全部的32場決賽。
(編輯:偉偉)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