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解剖“問題”,發出“時代的聲音”
呈現問題的文學藝術本身,便是“正能量”的一部分。當我們通過解剖問題發出時代的聲音,問題便不再成為問題,問題便不再是麻煩。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馬克思的這一觀點開出了一個把脈社會的妙方。通過發現問題、解剖問題,從而發現時代的癥結之所在,然后對癥下藥,正是馬克思成就自己學說的思想軌道。其實,無論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在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中取得對人、對社會、對自然的進一步認識。因此,劉云山同志近日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重提“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既是向經典作家致敬,更是直指當下,讓人思考面對問題的科學方法。在十八大后強調問題意識,可謂意味深長。
問題為何是時代的聲音?答案不言自明。人本身就是問題,人與人組合成的社會更是問題綜合體,這才誕生了各種關于人、關于社會之“思”。相對于“不是問題”,“問題”更深刻、更直接地反映了時代。不回避問題,正視并解決問題,才有可能聽見時代、聽清時代、聽懂時代。
文學藝術正可以通過獨特的方式呈現問題并記錄時代的聲音。可以說,正是因為發問,正是因為嘗試對問題給出自己的回答,才有了“詩”與“思”。屈原《天問》,一口氣問了若干重大問題,時至今日,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恐怕也難以終結。終極之問使《天問》成為千古名篇。古今中外,但凡文學藝術史上的經典之作,無不是藝術家向世界、向時代的提問。
我們當然需要真誠的“贊美詩”,真、善、美永遠是世界的底色,任何時候都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這一點自不待言。同樣自不待言的是,深刻地發現問題,并通過文學藝術手段呈現問題,是文學藝術作品產生無窮魅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文學藝術或許無法給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但通過呈現問題傳達出時代的聲音,已足夠有力。因為,問題從本質上說反映了人們的呼聲,反映了人們的不滿足。因此,呈現問題的文學藝術本身,便是“正能量”的一部分。當我們通過解剖問題發出時代的聲音,問題便不再成為問題,問題便不再是麻煩。
因此,對文藝家來說,問題本身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有沒有發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沒有通過自己的創作將問題轉化為文學藝術的意識和能力。這種意識和能力,除了天賦之外,還必須在與時代、與人民的緊密聯系之中去獲得。因為只有這樣,方能認清人間正道,方能認清問題的本質,方能不為偽問題所遮蔽,從而在各種問題的包圍中保持清醒,秉持文藝家的良知和勇氣,讓“時代的聲音”在自己的作品中回響,讓人們看到希望。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