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使用攝影作品相關情況可進行網上查詢
記者從中國攝協近日在京舉辦的攝影界《教科書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座談會上獲悉,由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網聯合構建的教科書使用攝影作品網上查詢平臺日前已正式開通上線。據中國攝協分黨組副書記、中國攝著協常務副主席王鄭生介紹,通過這個查詢平臺,相關著作權人可以獲知自己是否有攝影作品被教科書所使用,若有,可以進一步通過這個平臺的查詢通道與攝著協進行權利確認,并獲得使用稿酬。
教科書中使用攝影作品一直備受攝影界關注。2001年10月,《著作權法》第一次修訂加入了“教科書法定許可”條款,對教科書使用文學藝術作品做出了明確規定。但是,十余年來教科書編寫和出版單位應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未能得到有效落實,教科書中使用攝影作品不予署名的現象極為普遍,任意修改攝影作品的做法也隨處可見,而不向攝影著作權人支付稿酬更成為行業內一種習以為常的做法。對此,新聞出版總署法規司司長王自強認為,法律責任和義務得不到履行,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國家沒有頒布教科書使用作品支付報酬的相關標準。為此,國家版權局和有關部門進行了多年調研,結合教科書編輯和出版的實際情況,認真聽取和征求相關各方意見,在此基礎上制訂了《教科書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征求意見稿,日前該稿正在國務院法制辦官方網站上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中國攝著協總干事解海龍說,攝著協依法與眾多教科書出版社談判,為攝影家努力爭取法律賦予的署名和獲酬的權利。但是,由于國家尚未出臺付酬標準,使得談判工作舉步維艱。兩年來,只有個別出版社為此支付為數不多的稿酬,而眾多出版社均以沒有標準為由拒絕付酬。此次建立這個網上查詢平臺,將相關教科書出版社在教科書中使用并已支付使用費的攝影作品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公告,并提供給廣大攝影著作權人進行查詢,將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
座談中,大家對《辦法》中報酬的支付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中國攝協副主席李樹峰認為,一刀切的報酬支付標準不符合市場規范,是否應以作品在教科書中的使用面積大小以及重要性(封面、封底)來支付報酬更為合理?除報酬支付外,中國攝協副主席李舸還特別就作品在教科書中的署名權提出了看法。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相對于報酬,作者其實更看重作品在教科書中的署名權,這不僅是對作者的尊重,更是讓作者深感榮耀的一件事。
(編輯:子木)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
· | 教科書免費使用作品時代即將結束 |
· | 教科書使用作品也要付報酬 |
· | 攝影作品侵權 某網站被判賠 |
· | 2萬件攝影作品展現“活力上海” |
· | Dmitry Ageev超唯美人像攝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