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產業的全景展示
中國文化產業的全景展示
——從“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30位候選人盤點2012年文化產業
100人、30人、10人……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將花落誰家?為期一個多月的推選,一批中國文化產業的領軍人物走到了“臺前”;他們的經歷濃縮著中國文化產業的探索;他們的思考和努力也指引著中國文化產業的未來。借助“年度人物”推選活動,盤點著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的那些人、那些事,這一年的文化產業發展軌跡清晰可見,這一年的文化產業發展脈絡也躍然紙上,一如推選活動的初衷——持續打造“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的品牌,將作為“晴雨表”和“風向標”,見證和記錄中國文化產業的每一年、每一步……
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30人候選名單中,有些名字是那樣的熟悉,他們剛剛出現在2012年9月的“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表彰會”上。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北京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康偉、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張宇、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嫦娥、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等多位候選人獲得了“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個人”稱號;而梁光偉領導的深圳華強集團、鄭凡帶領的華僑城集團、杜金卿旗下的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
按照文化體制改革既定的時間表、路線圖,十年來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穩步前行,到目前為止,已有6900多家事業單位核銷,近30萬人的事業身份注銷。十年來,推動政事、政企、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建立合格市場主體,一批改革最前沿的領軍人物也成長起來,30名候選人正是其中的代表。
十年的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時至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已形成新的發展格局: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活力的文化產業生產經營機制已具雛形;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初步建立,這樣,為中國文化產業下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化產業活力增強
王健林領導的萬達集團為2012年的中國文化產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1月新注冊成立的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注冊資本50億元,資產310億元,旗下擁有電影放映制作、舞臺演藝、連鎖文化娛樂、主題公園、報刊傳媒、字畫收藏等10家公司。萬達集團不再只是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變身為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將以雄厚的資金優勢、先進的管理優勢,整合文化資源,引領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民營資本的大膽進入,正是看好了中國文化產業的潛力和前景,2012年“中國好聲音”的成功更向全社會傳遞著中國文化產業的“福音”。由30人候選人之一、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田明一手策劃的“中國好聲音”欄目,在2012年11月浙江衛視的廣告招標會上受熱捧,標底價為9000萬元的總冠名權最終由加多寶公司以2億元高價拍得,整個節目的總標價達10億元,放大了一個電視節目、一個文化內容產品的價值。
與動輒上億元的“大手筆”的文化“大項目”相比,文化中小企業所蘊藏的活力也不容低估,他們像一個個活躍的細胞,影響著區域的文化產業生態,鼓舞著當地的文化產業士氣。30人候選名單中,海南三亞藝術團團長李士偉、云南麗江麗水金沙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志強多年來默默耕耘在文化產業的最基層,也同樣值得尊重。
文化產業闊步“走出去”
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最大的一起海外并購破繭而出——萬達集團以26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影院公司,躍升為國際第一大院線,占有全球近10%的市場份額。此舉不僅僅代表萬達集團的全球化市場布局,更成為中國文化企業“走出去”的里程碑。
除了萬達,在國際舞臺上綻放的文化企業還有水晶石數字科技公司。就像在4年前的北京一樣,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帶給全球觀眾的視覺享受,再一次讓水晶石公司成為關注點。作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官方數字圖像服務供應商,水晶石為倫敦奧運會提供的服務包括場館設計可視化模擬、宣傳推廣數字影像制作、體育演示等科普教育傳播、開幕式及所有儀式的數字內容等。30人候選人、水晶石公司董事長盧正剛表示,倫敦奧運會對水晶石這家中國的創意公司意義非凡,鞏固了中國在全球數字視覺產業的地位。
同樣,能在國際產業格局中,與國外大企業分庭抗禮的還有完美世界集團和雅昌集團。池宇峰領導的完美世界,已拓展到全世界100多個國家,海外營業收入占據其銷售總收入的四分之一,位列中國網游公司之首,2012年完美世界獲得“中國文化企業30強”殊榮;2012年10月,雅昌集團董事長萬捷率領雅昌集團斬獲美國第63屆印刷大獎8座班尼金獎,蟬聯金獎總數第一名,并成為有史以來單屆獲金獎次數最多的企業,創造了世界新的獲獎紀錄——這表明,以古老印刷術聞名于世的中國,今天在世界印刷業中再現輝煌……
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優化
盛大文學的首席執行官侯小強前幾年埋頭于公司內部的“精耕細作”,談薪酬、設計社保方案,精心維護著數以百萬計的作者隊伍,而2012年侯小強的“角色”有所轉變——他執起反盜版的“大旗”,儼然成為網絡反盜版“斗士”。這一年,盛大文學努力打擊盜版網站,追蹤到1.4萬個盜版網站,已促使20多個盜版網站關閉;與四家搜索公司簽署版權保護協定,成立反盜版聯盟;斥巨資開發版權保護系統,日夜甄別盜版信息……在侯小強看來,“版權是原創文學的一切,失去這個核心,原創文學就談不上生存”,只有塑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文化企業才能迎來新的騰飛。
為了文化企業的騰飛,不同的文化企業尋找著不同的路徑:人民網總裁廖玒力促文化與金融結合,2012年4月,人民網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新聞網站,市值過百億元;網龍公司創始人劉德建著力讓文化與科技融合,推出“寶寶童書”系列電子書、研發“91學習”工具;山水盛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梅帥元、陜西旅游集團董事長張小可致力于文化與旅游結合,打造旅游文化品牌,讓游客在游山玩水中領悟文化的真諦……
不同的路徑又印證著同一個趨勢——“融合”,有個比喻很生動:文化產業要化蛹成蝶,文化內容是驅體和靈魂,一個翅膀是科技,另一個翅膀是金融,有了這樣的融合,有了這兩翼,中國文化產業一定能展翅高飛。
(編輯:偉偉)
· | 發展動漫必須關注產業環境 |
· | “動漫”與“產業”脫節的困惑 |
· | 2013中國(壽光)文化產業博覽會將舉辦 |
· | 出版經紀人為何難覓 |
· | 創意領軍人物可不可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