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市場海外文物回流步伐趨緩
時間:2012年12月24日來源:新華網作者:岳瑞芳
受藝術品拍賣市場下滑及進口交易稅政策影響,2011年,從海外回流中國的文物數量出現下降趨勢。
中國商務部流通業(yè)發(fā)展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司、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最新發(fā)布的《2011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tǒng)計年報》顯示,2011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海外回流文物標的共計18755件,與2010年相比,文物回流件數減少5585件。其中,有15315件成交,成交額58.79億元,比2010年減少14.02億元,海外回流文物的市場份額也從2010年的20%降至2011年的10.62%。
記者了解到,自1992年中國恢復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以來,通過拍賣途徑回流中國的文物數量大增,眾多長期在海外漂泊的國寶級作品開始被國內各大博物館購藏。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年來,通過拍賣業(yè)回流中國的文物高達10多萬件,其中僅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現存的國寶級文物中就有30多件經由拍賣途徑回流中國。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米芾的《研山銘》,2002年由中貿圣佳拍賣公司征集自日本,后以3298萬元成交并被故宮博物院收藏。
統(tǒng)計年報顯示,與現存國內的文物相比,海外回流文物成交率和成交均價相對較高。數字顯示,2011年,海外回流文物成交率81.66%,遠高于市場55.16%的平均成交率。此外,在2011年共計581件1000萬元以上的成交拍品中,共有142件源自海外回流,占比高達24.4%。
統(tǒng)計年報同時顯示,在海外回流文物中,中國書畫占據主要份額。2011年,源自海外的142件1000萬元以上的海外回流文物中,僅中國書畫就有109件。
(編輯:偉偉)
· | 2013 中國書法“在轉身” |
· | 2013中國—東盟文化論壇聚焦非遺保護 |
· | 中國將軍藝術館慶八一翰墨抒情 |
· | 國人在法國盧浮宮水池中泡腳引爭議 |
· | 罕見中國古董花瓶在英國拍賣出天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