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鄉文化亮點多
“農閑了,村里就請來戲班子唱采茶戲、黃梅戲,看3天了?!?2月10日中午,江西省南昌縣武陽鎮付家村付小寶老人剛吃過飯,就扛著凳子來到村文化活動室新建的戲臺前,津津有味地看起南昌采茶戲《方卿戲姑》。從去年起,武陽鎮村村建立了文化活動室、搭起了戲臺子。農閑時節,村民們不僅可以看書讀報、打球娛樂,還能在家門口看電影和演出。
南昌市致力加快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以政府為主導,加大文化事業投入,實施重點文化工程。近5年來,全市籌集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20億元,新建改建公共文化項目41個,啟動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務基礎工程,基本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公共文化服務不斷覆蓋邊遠鄉村,受益人群已增至480萬,占全市總人口的95%。
南昌市依托歷史文化資源,興建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紀念館、博物館和主題廣場公園等。投資2.4億多元的八大山人紀念館,把原本作為商業開發的3000多畝地建成一個集美術書畫藝術研究、講座、展覽為一體的文化公園,投用以來每天有近萬名市民、游客參觀游覽。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免費開放以來,年接待人次過百萬,被列為全國首批一級博物館。目前,南昌市建成方志敏廣場、贛文化長廊、儺文化公園等主題文化廣場164個、文化長廊120處,全部免費開放。
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藝活動在南昌城鄉開展得紅紅火火。各社區組建了1200多個居民合唱團、龍燈隊、戲曲表演隊等社區文化隊伍,以及攝影、美術、書法、民俗、文學創作等群眾文藝協會,定期舉辦具有本區縣特色的社區文化活動。近3年來,南昌市共投入1700多萬元,為農村群眾送戲2705場次、送電影3.47萬場次,開展鄉村文化活動709場,參與群眾達1100多萬人次。
為讓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再上一個臺階,南昌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到2016年再投資30億元,加快八大山人真跡陳列館提升改造和小平小道二期開發,建設南昌大劇院、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等一批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覆蓋所有行政村和社區,做到農家書屋村村有、廣播電視村村通。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