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考古側記:石峁遺址,中國史前最大的城址

      時間:2012年12月21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

         陜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這里的每一次重大考古和發現,都牽動著世人的眼球和神經。 

        石峁遺址考古,無疑是2012年陜西省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活動。 

        震撼人心的考古發現

        記者在今天召開的石峁遺址重大考古發掘成果發布會上獲悉,今年5月以來,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勘探工作隊和神木縣文體局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對位于陜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洞川溝附近的石峁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通過對石峁外城東門址的考古發掘,發現了體量巨大、結構復雜、構筑技術先進的門址、石城墻、墩臺、“門塾”、內外“甕城”等重要遺跡,出土了玉器、壁畫及大量龍山晚期至夏時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遺物。

        專家介紹,發掘工作的重要收獲之一,就是清理出一些層位關系明確的遺跡和一批年代特征明顯的陶器和玉器,為確認石峁城址的年代提供了重要證據。結合地層關系及出土遺物,初步認定石峁城址(皇城臺)最早當修建于龍山中期或略晚,興盛于龍山晚期,夏時期毀棄,屬于我國北方地區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規模宏大的石砌城墻與以往發現的數量龐大的石峁玉器,顯示出石峁遺址在北方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

        石峁石城面積在400萬平方米以上,其規模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陶寺遺址等已知城址,當是目前所見中國史前時期最大的城址。發掘工作不僅為石峁玉器的年代、文化性質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背景,更對進一步理解“古國、方國、帝國”框架下的早期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石峁城址外城東門正射影像(上為東)。資料照片

        規模宏大的石城聚落

        石峁遺址地處黃河支流禿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溝交匯處。2011年由省、市、縣三家文博機構組成聯合考古隊,對石峁遺址進行了區域系統調查,全面了解了遺址的分布范圍和保存現狀,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石砌城址。201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正式對石峁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及復查,并確認了石峁城址由“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

        皇城臺位于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為一座四面包砌護坡石墻的臺城,大致呈方形,石墻轉角處為圓形,臺頂面積8萬余平方米。與內、外兩城構筑方式不同的是,“皇城臺”沒有明顯石墻,而均系塹山砌筑的護坡墻體,護墻自下而上斜收趨勢明顯,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層階結構。

        內城將“皇城臺”包圍其中,依山勢而建,形狀大致呈東北—西南向的橢圓形。城墻大部分處于山脊之上,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墻,現存長度5700余米、寬約2.5米,保存最好處高出現今地表1米有余。

        外城系利用內城東南部墻體,向東南方向再行擴筑的一道弧形石墻,絕大部分墻體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墻,現存長度約4200米,寬度亦為2.5米左右,保存最好處高出現今地表亦有1米余。

        本次調查發現的城墻越溝現象將石峁城址基本閉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為探討石峁早期地貌變遷及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內城城內面積約210余萬平方米,外城城內面積約190余萬平方米,石峁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另外,在“皇城臺”和內、外兩城城墻上均發現有城門,內、外城城墻上發現了形似墩臺的方形石砌建筑,外城城墻上還發現了疑似“馬面”的建筑。

        外城東門體量巨大結構復雜

        為了解決石峁城址的年代問題,進一步了解城址布局及功能區,今年以來,考古隊重點對外城北部的一座城門遺址進行了發掘。

        石峁城址外城東門位于外城東北部,門道為東北向,由“外甕城”、兩座包石夯土墩臺、曲尺形“內甕城”、“門塾”等部分組成,這些設施以寬約9米的“『”形門道連接,總面積約2500余平方米。從地勢上來看,外城東門址位于遺址區域內最高處,地勢開闊,位置險要。

        東門址門道內發掘出上、下兩層地面,上層地面及其上層堆積內出土的遺物較為豐富,可見主要陶器有細繩紋高領鬲、方格紋單把鬲、花邊鬲和寬流鬶、籃紋折肩罐等;下層地面上多見一些繩紋和籃紋陶片,數量略少,陶器主要為鬲和罐兩類。上、下兩層出土陶器在器形、器類和紋飾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分別為我國北方地區常見的夏時期和龍山晚期遺存。因此,石峁東門址乃至石峁石城的年代當在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階段。

        進入門道后,南墩臺西北角接縫繼續修筑石墻,向西砌筑18米后北折32米,形成門址內側的曲尺形“甕城”結構。石墻墻體寬約2.5米,保存最好處高出龍山晚期地面4米余。這段墻體在門道內側增修了一道寬約1.2米的石墻,兩墻緊貼并行。結合門道內地層關系,這道增修的石墻修建于晚期地面之上,當屬于夏時期修補遺跡。在此段石墻墻根底部的地面上,發現了成層、成片分布的壁畫殘塊100余塊,部分壁畫還附著在晚期石墻的墻面上。這些壁畫以白灰面為底,以紅、黃、黑、橙等顏色繪出幾何形圖案,最大的一塊約30厘米見方。

        除外城東門的發掘外,本年度還試掘了內城的幾處地點,出土了一些龍山中期至夏時期的典型陶器。后陽灣地點發現有房址、窯址、甕棺葬、石棺墓等遺跡,其中甕棺葬出土的陶鬲可見寬弧襠、瘤襠和尖角襠的演進關系。呼家洼地點發掘的一座房址內,修復了方格紋單把鬲、繩紋斂口斝、繩紋斂口甗和籃紋大口尊組合,與朱開溝遺址夏階段器物組合特征相似。

       ?。ü饷魅請笥浾?nbsp;楊永林 張哲浩 光明日報西安12月20日電)


      (編輯:孫菁)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久久无码av三级| 台湾佬中文娱乐中文|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 久久无码av三级|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