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科學定位 統籌規劃 不斷推進文藝維權工作
維護文藝工作者合法權益是黨和政府賦予并要求文聯組織拓展和強化的一項職能。近年來,在中國文聯黨組的高度重視下,整個文聯系統在維權組織建設、版權法制建設、維權宣傳推動以及權益糾紛解決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還應看到,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侵權行為有增無減、花樣翻新,抄襲剽竊,制假售假,無償使用,非法傳播、復制等現象仍然十分普遍。總的來說,文聯的維權工作雖然起步不晚,發展卻并不快,基礎工作相對薄弱,各藝術門類和各地的維權工作發展尚不均衡,文藝維權在社會上甚至文藝界缺乏應有的號召力、影響力和權威地位。具體表現:一是文聯系統對維權工作的認識不到位,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不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和信息網絡環境下文藝界日趨旺盛的維權需求;藝術界的知識產權意識不強,主動維權的積極性不高。二是維權工作比較分散,缺乏統籌規劃,缺乏有效的平臺和機制,缺乏相應的專業維權隊伍,尚未形成上呼下應、內外聯動、相互促動的整體推進態勢。三是行業規范幾近空白,版權立法尚需完善,文藝立法亟待加強。
從文聯維權職能出發,進一步維護文藝工作者合法權益,我以為要科學準確地定性定位、理清工作思路:
對維權職能如何準確地定性,如何科學確定維權工作在文聯整個工作格局中的位置呢?首先,文聯組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文藝界的橋梁和紐帶,這就決定了文聯的維權工作必須注重政治影響、講求社會效益,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依法維權,并且要維護合法權益,要堅持以公益性、保障性維權服務為主導。其次,文聯組織是文藝家之家,聯絡服務的主要對象是文藝家和廣大文藝工作者,這就決定了文聯維權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保護著作權這一文藝人的核心權益;維權工作的基本宗旨是保護和激發文藝人的創作積極性;維權工作的根本作用是以維權服務為紐帶,更加緊密地團結和凝聚文藝家和廣大文藝工作者,進一步增強文聯在文藝界的凝聚力、向心力,擴大文聯在全社會特別是對體制外的廣大自由職業者和群眾文藝骨干的號召力、影響力。實現上述任務、宗旨和作用,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會員為本,不僅要熱心服務文藝家,熱情支持廣大文藝工作者,還要真誠幫助自由職業者,熱切關注群眾文藝骨干。第三,文聯組織屬于群團組織,沒有法律賦予的行政權和司法權,不能直接實施、運用法律,開展維權工作的主要手段是聯絡、協調和服務。因此,必須注意發揮文聯優勢,科學合理整合資源。要“組織”文聯系統的內部資源,“聯絡”社會上的各方面資源,“協調”國家的各種資源,并加以科學合理地整合,使之形成合力,“服務”于文聯的維權工作。第四,維權是文聯的工作中需要凸顯強化的職能。履行這一職能,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既維權又維穩,多幫忙不添亂,努力使維權工作與文聯其他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如何做好當前的維權工作,我認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增強做好維權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文藝作品的傳播更為快捷,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傳播范圍進一步擴大,傳播頻率不斷加快;與此同時,侵權行為呈多發、高發態勢,侵權現象隨時可見、比比皆是。同時也要看到,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逐步健全,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有所提高。與此同時,文化領域和社會管理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社會管理創新的新目標,既給文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使文聯組織的觀念、知識和能力面臨著史無前例的考驗。綜觀國際局勢,國際社會更加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更加重視對創作、創造、創新的鼓勵與保護。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和文化、社會建設的新情況,文聯的聯絡、協調、服務作用更為凸顯。文藝維權作為文聯團結和凝聚藝術家及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基本紐帶,是新形勢下開展文聯、協會工作的重要載體。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文藝維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在新形勢下認真履行維權職責,實現文藝維權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二是擴大宣傳,營造氛圍,不斷提高文藝界的法治意識和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維權工作必須提高文藝界和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和知識產權意識。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宣傳法律知識和維權知識,制造社會輿論,形成維權聲勢,造成對侵權者的強大心理沖擊。要積極利用新技術、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開展網上普法宣傳與維權信息交流,營造版權保護的綠色網絡環境。要整合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文藝維權工作的宣傳活動,不斷增強藝術家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激發他們的維權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加強統籌,強化整體,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發揮文聯優勢、整合各方資源的維權工作平臺和機制。維權工作要整體推進,必須要加強統籌規劃,做好機制建設的頂層設計。文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文藝界的橋梁和紐帶,其人民團體的性質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政治優勢。黨中央關于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的新要求,為文聯參與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創造了嶄新的歷史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要針對文聯特點、憑借文聯優勢、著眼文聯發展,潛心研究探索符合文聯特點、發揮文聯優勢、有利文聯發展的上呼下應、內外聯動、相互促進的維權工作機制。一方面,要在中國文聯層面加強維權工作統籌。要精心謀劃維權工作總體規劃,合理劃分中國文聯、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各藝術中心、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維權工作方面的職責分工,整合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資源,聯合藝術界、法律界、媒體界等社會力量,部署并設計好重大維權行動,注意協同、聯動、合成、共振效應的發揮。另一方面,還要在全國文藝家協會層面加強維權工作統籌。要統籌協會和下屬文藝中心的維權功能和作用,統籌全國文藝家協會和地方協會的維權功能和作用,統籌本協會會員和本藝術門類維權隊伍在維權工作中的作用。要聚合能量,形成合力,展示威力。此外,還要在省級文聯層面加強維權工作統籌。我國幅員遼闊,東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差異很大,各地維權工作進展也不相同,要在全國范圍內實現統籌有一定困難。各省(區、市)文聯是文聯組織的基石,既要注意組織當地文聯內部的各種資源開展維權工作,又要注意協調當地的社會資源為維權工作服務,還要注意動員市、縣文聯的力量在維權工作中發揮作用。要形成上下統籌、內外兼顧、左右貫通、首尾相接的維權工作格局,必須建立相應的維權工作平臺、機制。各級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要在堅持維權服務公益性的前提下,積極研究探索如何利用文聯系統和社會方方面面的資源,搭建文藝版權數字平臺、作品推介平臺,建立維權工作的溝通協調機制、合作交流機制、聯動互動機制,建立版權鑒定機制、權益糾紛協商調解機制和法律援助機制等。
四是立足職能,各有側重,抓好維權隊伍建設。文聯的維權工作既涉及制度建設,又涉及制度實施。文藝維權隊伍既要精通法律、通曉實務,又要了解和掌握藝術規律,還要善于理解和把握藝術家的心理,專業性、綜合性都很強,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維權隊伍。2011年,中編辦下發《關于調整中國文聯機關內設機構的批復》,同意中國文聯機關設立權益保護部,并賦予權益保護部三項職責:其一是參與研究擬定與文藝作品有關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草案以及有關宣傳工作;其二是對團體會員、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的訴求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建議以及有關信訪工作;其三是指導所屬團體會員開展維權工作。中國文聯履行中央賦予的上述職責,就要以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作為基礎、前沿和重要依托。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也要以上述職責為基本參照,以本協會會員為基本服務對象界定其維權職責,并根據本藝術門類的特點、規律和維權工作的實際需要,在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及藝術中心的隸屬關系格局下抓緊研究如何在協會層面上加強權益保護職能,配備專業維權力量。與此同時,各地方文聯也要根據當地的實際需要,積極研究如何從地方層面加強維權隊伍建設。
五是緊盯前沿,夯實基礎,適時研究文藝界帶有普遍性、前瞻性、制度性的矛盾和問題。文藝家的權利是靠制度來確認和界定的。制度建設是文藝維權的基礎。圍繞制度建設和基礎研究以及對前沿問題的發現、發掘和研究,當前要著重做好四個方面的基礎工作:一要以《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為契機參與國家的立法活動;二要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依托,就政策法律的制定和修訂向國家建言獻策;三要研究制定各藝術門類的行業規范,以行業規范促推文藝立法進程;四要注意研究從源頭上預防侵權發生的對策和措施。
總之,文藝維權要敢于有所作為、善于有所作為、能夠有所作為。要一手抓典型個案權益糾紛的調處,一手抓機制、制度建設;一手抓維權實務,一手抓宣傳推動;一手抓隊伍建設,一手抓業務建設。要逐步在文藝界和社會上凝聚共識,積聚力量,造出聲勢,樹立權威。要堅持實踐,堅守陣地,勇于開拓,銳意創新,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使文藝維權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本文摘自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同志2012年9月23日在第三期全國文藝家高級研修班上的講稿)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