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警鐘 永遠的昭示——寫在“九一八事變”81周年之際
9月17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薛閣小學,學生們在“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橫幅上簽名。當日,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薛閣小學舉行了解“九一八”事變的主題教育活動。 新華社發(張延林 攝)
9月17日,在浙江省臺州市溫嶺石塘鎮,邊防官兵在印有“勿忘歷史、振興中華”字樣的橫幅上簽名。“九一八”事變爆發81周年紀念日前夕,臺州市溫嶺邊防大隊開展以“勿忘歷史、振興中華”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新華社發(郟策攝)
新華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周婷玉、徐揚、朱薇、蔡玉高)1931年的9月18日,炮聲轟隆,炸毀了南滿鐵路,炸開了沈陽城。這一炸,在中國人心里烙上了一道永恒的傷疤。這一天,成為中國人民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的歷史起點。
歷年“9·18”這天,在沈陽,在南京……在中國的許多城鎮,警報齊鳴,警鐘聲聲,宣告著中國人民振興中華、抵御外辱的決心。
歷史,不該遺忘。警報是銘記國恥,而銘記不僅僅是回味傷痛;牢記歷史,就要居安思危,砥礪前行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繼承先輩遺志……”9月14日,福建公安邊防總隊漳州邊防支隊官兵拉響9分18秒的警報,并和駐地學校的學生們舉手宣誓。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誓言,響徹校園上空。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佘子清老人表示,今年“9·18”,他將一如既往,前往紀念館祭奠遇難同胞和死去的母親。
沈陽,這座曾經飽受日本侵略者蹂躪的城市,連續十多年用拉響警報的方式紀念“9·18”這個慘痛的日子。“這是我們民族的恥辱,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拉響警報,就是拒絕遺忘的重要方式。”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井曉光研究員說,“9·18”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記憶。
“喪失對歷史的記憶,‘心靈便在黑暗中行走’。”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說。
“很多時候,‘居安思危’只是一句口號。而現在則是每個中國人必須正視的事實。”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說,當前,日本軍國主義有復活的危險,此時的警報和鐘聲,再次提醒人們牢記歷史,激發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凝聚力。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說,紀念“九一八”,既是要對維護和平愿望的表達,也是對那些否認侵華歷史的日本政府官員和右翼勢力的警告。
歷史,不容篡改。日本侵華是鐵的事實,正如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無可爭辯;正視歷史,是一個民族應有的品格
“18日夜,月近半圓,高粱地黑沉沉的一片……島本大隊川島中隊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鐵路線為名,帶領數名部下向柳條溝走去……河本親自把騎兵用的小型炸藥安裝在鐵軌下,并點了火,時間是10點過了,轟的一聲炸響,鐵軌和枕木都炸飛了。”——這是“九一八事變”策劃者在《文獻昭和史》中的描述。
然而,當年日軍反誣中國軍隊,并以此為借口向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起進攻。
幾個小時,日軍占領沈陽城;僅一星期,日軍侵占遼吉兩省;4個多月東北淪陷。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起,幾千萬中國人淪為“亡國奴”,中國的抗日戰爭也于此掀開序幕。
“沈陽城被占之后,日軍大開殺戒。在大南門城樓上,天天能看到中國人的頭在那掛著。”這些血淋淋的慘劇,在“九一八事變”親歷者孫世箴老人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75年過去了,南京大屠殺給佘子清老人帶來的傷痛依然清晰:日本兵不分男女老幼,逮著就殺,江水很快染成了紅色。“我親眼看到母親被日本兵殺害,我的額頭上至今留有他們用槍砸下的傷痕。”
戰后,一些良知覺醒的日本人一次次為侵華戰爭謝罪:侵華日軍老兵東史郎曾七次到南京拜祭遇難者;日本僧人巖田隆造在北京盧溝橋等地50次下跪叩首;日本律師尾山宏等自費為中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辯護……
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的日本戰犯藤田茂說:“從東北到海南島,在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過的地方,到處都灑下中國人民的血跡。日本侵略中國,是不容磨滅的事實。”
然而,日本右翼勢力不但不曾真誠道歉,還用各種方式否認侵華史實,當今更是變本加厲制造釣魚島“購島”鬧劇企圖占據中國領土。
“日本侵華是鐵的事實,且蓄謀已久。”王建學說,“九一八事變”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起點。當今的所謂釣魚島“國有化”也讓人看到日本軍國主義余孽的陰影。從甲午戰爭直至竊占釣魚島,日本右翼勢力對外擴張的圖謀100多年來從未停息。
“‘九一八事變’與竊據釣魚島,均與日本軍國主義以及右翼勢力擴張一脈相承。”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呂超說,妄圖“竊島”是二戰以來日本右翼勢力未得到清算的集中表現。
朱成山認為,日本強行“購島”是否認侵華歷史的再次丑陋表演,是往曾經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傷害的中國人民傷口上撒鹽。
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說,日本的做法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對戰后國際秩序的直接挑戰。
王建學指出,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否定侵略的言行,受害最深的將是日本年青一代,如果不吸取教訓,歷史還會重演。
“正視歷史,是一個民族的氣度。我們要對歷史負責……”尾山宏曾說。
尊重事實、正視歷史,是一個民族應有的品格。一個民族,只有正視歷史,才會對所犯過錯、罪孽懺悔,才可能不重蹈覆轍。尊重歷史的,最終才會被歷史尊重。
(編輯:子木)
· | 今天我們怎樣紀念“九一八” |
· | 紀念“九一八”:銘記國恥 愛我中華[圖] |
· | 記憶中的江豐:嚴重生病仍為壁畫事業四處奔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