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四駕馬車”將展示跨領域文化大家風采
一場獨特的展覽“四駕馬車——馮驥才的繪畫、文學、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將于9月9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集中展示馮驥才作為著名畫家、作家、文化遺產保護踐行者和倡導者以及大學校園的人文耕耘者的跨領域文化大家風采。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馮驥才就是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和文化小說幾個階段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許多名篇佳作傳播深廣,受人喜愛。除了筆“寫”,他還筆“繪”,遵循文人畫“抒寫性靈”與“意境至上”的傳統,又追求適合當代審美的“可敘述”意蘊,在畫壇獨樹一幟。近10年來,馮驥才更是身體力行地倡導文化遺產保護,情動社會,影響深廣;同時又涉入大學教育,建立起一座特立獨行的人文學院,倡導人文樹人。此次展覽,將展示其近80件繪畫作品、160余種中文版本的文學作品、30種中外課本以及大量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和教學科研的出版成果,還有他筆下一些文學名篇的手稿和早期古典繪畫的摹本。屆時,馮驥才大型畫傳圖書《生命經緯》也將由三聯書店推出。
本次展覽由文化部、國務院參事室、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天津大學、中國美協、中國民協、北京畫院主辦,天津市文聯、開明畫院、今晚報社、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北京畫院美術館協辦。展覽至9月18日結束。
----------------------------------------------------------------------------------
相關閱讀
馮驥才:我的“四駕馬車”
◎ 繪畫:文學于我是一種責任方式,繪畫則是一種心靈方式。所以我說,人為了看見自己的心靈才畫畫。
◎ 文學:我們這代人的命運因與時代糾結太深太緊,責任二字天經地義。它一頭在骨子里,一頭在筆管里。
◎ 文化遺產保護:它是養育我們的精神的母親。如今她遇到麻煩而且是大麻煩,有什么理由不撇開個人的事,牢牢守候在她的身邊?
◎ 教育:學院的背后應是獨立思考與活躍自由之思想;學院的面孔應是一種由深厚的文化積淀養育出來的文化氣質和明澈鎮定的目光。 [詳細>>]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