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鑒寶節目組:對砸贗品負責 質疑專家不權威
遭專家質疑,節目組回應正在調查此事并將負責,首博專家稱質疑者不權威
新京報訊 (記者李健亞 勾伊娜)由王剛主持、北京電視臺王牌節目《天下收藏》,近日“砸”出了爭議。在該節目之后首都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真“假”藏品對比展》活動上,看完《天下收藏》提供的30余件“贗品”精品后,有專家稱“王剛砸的不是贗品,而是文物”。對此,《天下收藏》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節目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事情原委正在了解中。
專家質疑
贗品90%以上是真品
《天下收藏》中,如果經在場專家鑒定持寶人的瓷器為假,在雙方簽署完畢協議后,主持人王剛會揮起紫金錘將“贗品”砸碎。近日,首都博物館和《天下收藏》欄目組聯合舉辦《“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從被砸掉的300多件“贗品”瓷器中選擇了30余件精品,同首博的館藏珍品對比展覽,意為展示贗品與真品的差別,警醒文物愛好者謹慎收藏。
但是,展出后“贗品”遭到了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委員會主任姚政等專家的質疑,在看完展覽之后姚政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王剛砸的不是贗品,而是真品。此外,中國管理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文物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寧玉新更指出:“‘贗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都是珍品”,并表示敢為自己的言論負法律責任。
《天下收藏》
會對節目的行為負責
據記者了解,《天下收藏》自2006年4月播出后,每期都有三名客座嘉賓。其中既有馬未都這樣的著名收藏家,也有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葉佩蘭、首都博物館原常務副館長張寧這樣的“學院派”,也有北京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張茹蘭這樣的“官方”人士。北京華辰拍賣的總經理甘學軍、太平洋拍賣公司藝術品市場總監胡智勇也曾上過節目。從“鑒定團”的陣容看,節目組已做到力求權威。昨日記者也就此事聯系《天下收藏》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天下收藏》是一檔去偽存真的節目,“我們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事情原委我們也正在了解中,暫時對此事不做回應。”
昨日,首博新聞發言人楊丹丹稱首博需要向上級單位申請后再做進一步答復。而首博一不愿具名的瓷器專家告訴記者,首博辦展很嚴謹,此次展覽《天下收藏》欄目組所提供的贗品確實是贗品。此外,該名專家還表示這位質疑者的身份并不權威,“姚政的頭銜是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委員會主任,而不是瓷器委員會主任。”
■ 當事者說
節目嘉賓:不砸存疑藏品
昨日,曾做客《天下收藏》的北京華辰拍賣的總經理甘學軍接受本報采訪時稱,該節目只有對所有專家都認為是假的、是贗品才會砸,并沒有砸錯,只要有個別專家存疑的都不會砸,“對于這些被砸贗品,我曾說過其實該砸的都還沒有全砸掉。而現在被砸的都是很容易辨認是贗品的,只要存疑我們都會勸他退出。”
甘學軍則指出,自己參加《天下收藏》欄目出發點是公益,希望通過這一節目寓教于樂的方式將一些鑒賞經驗傳給公眾,類似怎么去看、怎么去鑒賞。
■ 思考
鑒寶節目太過娛樂?
近幾年隨著收藏熱以及藝術品市場的火爆,鑒寶節目受到全民關注。節目中不可避免的會談到藏品值多少錢,也被質疑過于追求市場價值導向,這讓鑒寶節目迅速也被披上了娛樂化的外衣。
對此,國家文物局此前就已發布將會同有關部門對鑒寶類節目進行引導,限制文物估價類節目。著名收藏家馬未都也表示自己也在做一類似節目,“原則便是更多地是講文化,而不談錢,我不希望因此誤導觀眾。文物是個很專業的領域,希望觀眾能在文化、知識上獲得樂趣就夠了。”甘學軍也在采訪中表示,《天下收藏》將贗品砸掉并不是追求娛樂化,而是希望通過將贗品砸掉對社會有個警醒作用。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