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克難 穩妥推進——六省市完成文化體制改革階段性任務情況綜述
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全面進入“快車道”,各地一系列的重大舉措將改革向縱深推進。截至目前,大部分省份均已基本完成階段性改革任務。在這之中,上海、河北、甘肅、江西、湖南、吉林等6省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舉保證改革穩妥推進,改革發展成果斐然。
真轉真改 全面完成文化體制改革階段性任務
“今年3月,吉林省文化體制改革全面進入‘攻堅戰’,我們‘咬緊牙關’,保障了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奔质∥麄鞑砍崭辈块L姜鳳國介紹說。
2012年3月,為貫徹落實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吉林省召開文化體制改革攻堅戰動員大會,全面動員部署文化體制改革工作。他們提出把改革與整合、與扶持、與建設、與人才相結合,推進改革工作加快進行;并結合各地方、各文化單位實際,采取“一團一策”“一刊一策”“一企一策”的辦法,逐個研究制定改革具體方案;還出臺了《吉林省文化體制改革攻堅總體方案》等多項措施,加大對改革的扶持力度。
為確保改革任務按中央要求如期完成,吉林省黨委、政府與各市(州)黨委政府、省直有關部門簽訂“改革攻堅戰責任書”,提出將把文化體制改革任務完成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實行評優一票否決權。
通過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目前,吉林省已基本完成中央確定的各項改革任務,注銷事業單位法人288家,核銷事業編制10861個,256個文化事業單位完成轉企改制。
截至5月底,上海、河北、甘肅、江西、湖南等省市也都宣布全面如期完成各項文化體制改革階段性任務。上海市屬宣傳文化系統共撤銷事業單位建制54個,核銷事業編制7824名;河北首批44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全部完成改革任務;甘肅72家國有文藝演出院團,除3家劃轉、6家撤銷外,其余63家全部轉制為企業,核銷事業編制2826個;江西80家國有文藝院團、47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全部完成轉企改制;湖南全省14個市州和122個縣市區全面完成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合并成立文廣新局,組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
攻堅克難 力求穩妥推進
在這場改革攻堅戰中,各省均把平穩推進、幫扶企業、善待職工放在重中之重,強調不能一味求速求快、搞一刀切。
江西省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姚亞平說,文化體制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文化單位的活力,充分調動文化單位各生產要素的積極性,要讓文化單位和職工都得到實惠。
為了讓國有文化企業改制后輕裝上陣,江西對轉企文化企業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例如,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制前由財政部門或主管單位安排的正常事業經費,轉制后在一定期限內繼續撥付;轉企后的文藝院團演出,由政府通過采購形式給予演出場次補貼等。
據江西省話劇團負責人林翰介紹,從6月1日起,江西省話劇團每演一場話劇,政府就補貼1萬元,每賣出去一張票,政府再補貼一張票價的金額,省委宣傳部還組織所有省內媒體對院團演出進行大力宣傳。
與江西相同,許多省市都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對轉企改制企業“扶上馬,再送一程”。甘肅省明確了財政、稅收、投融資、工商管理和價格、資產管理和經營、土地扶持、人事、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等8個方面的政策,還一次性拿出5000萬元作為省直和市州轉企院團注入資本金。湖南省開辟綠色通道,直接解決省直文化單位改革中的難點、重點和焦點問題,并采取配送流動舞臺車、加大政府采購等措施,為改革文化單位提供發展條件。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