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的未來離不開娛樂與科技——國際魔術聯盟主席埃瑞克·艾斯文談未來魔術發展
拿起果盤里一粒鮮紅的櫻桃,輕快地在面前一晃,櫻桃瞬間“蒸發”了。這個“小把戲”對于“大魔頭”國際魔術聯盟主席埃瑞克·艾斯文來說實在不算什么。“這是比較傳統的魔術了,魔術要發展,就需要有新內容。”他說。小小的魔術一下子拉近了埃瑞克與記者的距離,采訪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埃瑞克曾多次訪問中國,為爭取2009年在北京舉辦第24屆世界魔術大會作了大量工作。不久前,埃瑞克再次到訪中國文聯,并邀請中國代表團參加今年7月在英國黑澤舉行的第25屆世界魔術大會。借此機會,記者對埃瑞克進行了專訪。
記者:您認為當今魔術的發展出現了哪些新的潮流?
埃瑞克:現在魔術正處在一個交叉路口上。魔術是一門歷史久遠的藝術形式,以前,做到別人不能做的事情就是魔術。但是現在人們不太相信不現實或超自然現象的存在了。因此魔術未來發展的第一個趨勢將是更著重娛樂性。你看,這是一個櫻桃,在我手里,然后它消失了。以前,人們可能會相信這是個奇跡。但現在他們知道這樣做是因為手法練習得足夠靈活。這種魔術看起來挺好玩,但并沒有什么意義。在將來,魔術需要變得更有意義起來,應該能觸動人的心靈。舉個不算太恰當的例子,你拿出一千元錢,我把它變沒了,肯定會讓你心疼,這就觸動到你的心了。
魔術未來發展的第二個趨勢是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當今技術發展越來越寬泛。比如人們現在用智能手機能夠完成很多事情,很多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奇跡,現在大家知道這是科技。隨著科技的發展,魔術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即如何把技術和魔術結合起來,創造出更具有娛樂性的魔術。
由于上述原因,魔術的發展非常需要年輕人,因為他們的想法更與眾不同。像我也使用蘋果手機、平板電腦等,但我只不過是這些產品的使用者;對于我的兒子來說,他不僅是這些產品的使用者,還會有一些想法,孩子們在用iPhone4,但他們可能已經想到了iPhone20是什么樣子了。魔術需要有年輕人不斷提供新的想法與創意。
記者:近幾年臺灣魔術師劉謙在央視春晚上表演魔術,在中國掀起了一股魔術熱,2009年北京還舉辦了世界魔術大會。近年來亞洲魔術也在崛起。對于亞洲魔術,尤其是中國魔術的發展,您如何評價?
埃瑞克:亞洲魔術在過去10年中發展得非常快。劉謙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還有許多其他好的魔術師,如日本的一些,都已成為明星。我并不是批評劉謙,但總體來說劉謙的一些魔術還是比較老的戲法,只不過是用比較現代的方法表演了出來。事實上魔術還應該有更大的發展,可以把高科技的內容加入進來。比如瑞士有個魔術師,他使用三部蘋果手機表演魔術。在第一部手機里有個小人在跳舞,然后這個小人會移動到第二個手機里邊,再移動到第三個手機里邊,之后畫面里會出現蝴蝶,然后蝴蝶就從手機里飛出來了。當然并不是每個魔術師都承認這是新魔術,因為他們對魔術保有一種傳統的觀念。我想未來會給魔術一個新的定義。
中國的魔術正在進步,中國的傳統魔術也在影響著西方魔術師。魔術的發展不僅僅是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事實上是相互影響的。中國魔術比較好的一點是魔術師在舞臺上的表現能力都比較強,知道在舞臺上怎么移動。很多中國魔術師之前是雜技或舞蹈演員,他們在表演魔術前已經有舞臺經歷了。有時候在國外能看到一些魔術師穿著中國的傳統服裝在表演。也有一些很古老的魔術技巧起源于中國,比如九連環。以前中西魔術就互有影響,以后也會是彼此交流學習的過程。
記者:第25屆世界魔術大會即將在英國舉行,您對中國團的表現有何期待?
埃瑞克:總體來說,所有參賽節目水平都非常高,這些節目都是經過全國、各個大洲預選出來的。中國的參賽節目也很好,都有獲獎的實力。是否贏得獎項其實并不重要,因為整體水平都很高。
記者:中國魔術師劉謙的魔術在春晚表演以后,馬上互聯網上就會出現很多揭秘的視頻或報道。您如何看待魔術揭秘這種現象?
埃瑞克:揭秘這件事并不像魔術師想的那么可怕。魔術師肯定不希望被揭秘,魔術最本質、最核心的特質就是有一個秘密在里邊。其實,對于一般人而言,一個魔術出來,有人揭秘,大家看著挺好玩兒,但過一陣子人們也就不記得是怎么回事了。幾年前美國有一個電視節目叫做《戴面具的魔術師》,給很多魔術揭秘,但這個節目實際上很枯燥無聊,播出后并沒有太高收視率,后來也沒能繼續下去。不過從另一方面看,如果魔術師只是在魔術界內保留魔術的秘密,那就意味著封閉,這樣的魔術不可能聽到外界的聲音,難有更大的發展。揭秘的一個好處是能夠吸引年輕人對魔術感興趣,可以和外界有更多交流。雖說我不喜歡在電視、互聯網上搞魔術揭秘,但這也不是一件那么糟糕的事情。
記者:您曾多次來中國,除魔術以外,中國文化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埃瑞克:中國文化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京劇、樂器等具體的東西,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與方式。比如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么強調物質生活。但這些年中國變化也很大,就像現在我看到身邊很多中國朋友也開始用蘋果手機了。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