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基本形成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增加。2011年,全國文化事業費為392.62億元,與2007年的198.96億元相比,增幅達97.33%。人均文化事業費從2007年的15.06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增幅為93.49%。在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方面,截至2010年底,中央財政已安排專項資金4.59億元,對全國1092個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和6022個社區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進行補助。“十二五”時期,中央將補助70億元用于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和博物館建設。截止到2011年,全國共有縣級以上獨立建制公共圖書館2952個,比2007年增加153個,文化館(含群藝館)3285個,鄉鎮(街道)文化站40390個,基本實現了“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已經基本建立。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于群在6月13日文化部召開的十七大以來文化建設成就系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
于群表示,截止到2011年底,全國15個省級美術館已經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2952個公共圖書館、3285個文化館、3413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了無障礙、零門檻進入。2012年年底之前,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將全部實現向公眾免費開放,中央已將“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經費列入制度性預算當中。今后,隨著服務人次的增長、工作量的增加和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的擴大,國家財政每年都將從制度上保障該項機制的長效運營。
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主任李宏在發布會上介紹說,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實施以來,已初步建成國家、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六級服務網絡,建成1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覆蓋率達100%),2840個縣級支中心(覆蓋率達99%),28595個鄉鎮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83%),60.2萬個行政村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99%),部分省(區、市)村級覆蓋范圍已經延伸到自然村。數字資源建設總量已達到136.4TB,累計服務群眾已達11.2億人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魏大威從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暨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建設、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國家圖書館免費開放情況、古籍和文獻保護等方面介紹了黨的十七大以來國家圖書館的主要建設成就。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