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晚:在懷舊和創新中前行
這是王菲、陳奕迅在2012年央視春晚上演唱《因為愛情》
新華網上海1月23日電(孫麗萍 朱曄)趙本山“退役”了、王菲“跑調”了、劉謙魔術被“解密”了……作為13億人眾口難調的“文化年夜飯”,除夕夜隆重登場的龍年春晚,一如既往,吸引無數網民熱情評說,制造了說不完的新話題。
從1983年首屆央視春晚舉辦到如今,央視春晚“始終被關注、從未被超越”,依然持續獲得海內外華人最高的關注度。“看春晚”已成為中國人歡度春節的民俗之一。文藝界人士指出,隨著更能代表“草根趣味”的網絡春晚強勢崛起、各地方臺自辦“春晚”分流掉大批觀眾,央視春晚的不斷求“變”,可望成為它不變的追求。
趙本山“退役”最受矚目、老歌懷舊最受歡迎
連續20多年亮相央視春晚舞臺,用“相親”、“賣拐”等節目讓全國人民笑彎了腰的趙本山,居然在龍年春晚以“身體不適”為原因宣布退出,成為互聯網上的焦點新聞。
面對這一最受矚目的變化,有網民遺憾地說:“沒了趙本山的春晚,似乎少了很多回味,變得平平淡淡,沒有驚喜。”但也有一些網民言辭犀利地點評說,央視春晚長期以“相聲、小品”當家,趙本山、黃宏、馮鞏等人幾乎已經成為“春晚釘子戶”,隨著他們創作靈感的枯竭,央視春晚引發的審美疲勞與日俱增,制造的“開心效應”也越來越不明顯。趙本山急流勇退,正當其時,因為央視春晚最需要青春和新鮮。
龍年春晚,最獲得觀眾共鳴的情緒是“懷舊”,最贏得觀眾好評的節目是“春晚三十年”。在這個板塊中,走過三十年歷程的央視春晚,將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悉數搬上了熒屏,從《冬天里的一把火》《愛的奉獻》《常回家看看》到《前門情思大碗茶》《我的中國心》,將晚會的氣氛逐漸推向高潮。
“零廣告”“3D”更輕松、更親民
插播廣告沒了、軟廣告沒了、賀信賀電沒了、電視屏幕上頻頻亮相的知名企業家們也“消失”了……龍年春晚首次實行“零廣告”“無賀電”“不報時”,將商業元素剔除得干干凈凈,贏得了億萬觀眾的強烈共鳴,好評如潮。
“春晚零廣告,沒有上廁所的時間了,哈哈”,“失了收入、贏了人心”,“終于讓春晚回歸到了團聚和交流情感的本質”……眾多網民紛紛發送微博表達對“最純凈春晚”的支持。
業內人士指出,龍年春晚嘗試了不少的“第一次”,其中還包括第一次取消“我最喜愛”節目的年選,第一次奉上“3D”版的春晚,等等。據調查,有九成網民對取消“我最喜愛”春晚節目評選表示支持,認為這一活動“形式大于內容”,取消之后大快人心。
與往年遮遮掩掩、故作神秘的態度相比,龍年春晚還變得十分親切、隨和,和觀眾的互動也前所未有地密切。據統計,通過官方微博,春晚發起的“我為春晚獻歡樂”互動活動,獲得了網友多達1600萬多條的評論。春晚的排練進度、彩排照片不斷公布,也保持了和觀眾的“零距離”接觸。
(編輯:子木)
· | 春晚挨“罵”的背后 |
· | 春晚少了是件好事 |
· | 文化部春晚等三大晚會確定停辦 |
· | 春晚正式聯排前“不關門” 全力挖掘優質作品 |
· | 春晚“老伙計”緣何成“老大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