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高層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辦
葉朗、朱青生、賈磊磊、丁寧等在研討“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時指出——
21世紀的時代之光,將把整個中國文化照亮
“我相信21世紀的時代之光,將把整個中國文化照亮,這包括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的當代文化?!北本┐髮W藝術學院名譽院長葉朗說。
傳承與創新是文化拋給世人的永恒命題,當傳統走入當代,當中國走向世界,時代的責任更加促使我們對這一命題給予新的思考與實踐。面對全球化語境,我們曾經獲得了什么?我們可以向世界輸出什么?在日前北京大學舉辦的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高層論壇中,幾位學者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為什么徐悲鴻當時不學習畢加索所代表的“先進的藝術”?
“1919年,徐悲鴻在去巴黎的路上錯過了北京的五四運動,5月10日到達巴黎后他放下行李就直奔盧浮宮。想一想,1919年,在西方,梵高已經在若干年前完成了他的創作,且成了大家趨向的對象。1906年,他的追隨者馬蒂斯以標榜自己是野獸派完成了對學院派的反叛。1910年畢加索展出《亞維農的少女》時,不僅反叛學院派的流派已經形成,反叛的反叛也已經形成了。這意味著徐悲鴻到達巴黎時,已不是學院派主導的天下,但為什么徐悲鴻當時不學習畢加索所代表的‘先進的藝術’,而學習了已經被擱置,甚至旁落的學院派?這個問題,正是我們今天糾結的問題……”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朱青生認為,五四運動時我們所學的西學,其實是一個籠統的沒有被懷疑的對象,我們沒有辦法清晰的梳理哪些是現代化的東西,哪些是他們的傳統,是他們違背、反叛和批判的對象。“今天反省發現,一方面,對傳統文化過多的否定,已經造成了西方審美觀念和創作方法遮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另一方面,對西方的傳統和西方現代沒有加以區別,也使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無所鑒別和適從。我們今天到底應該怎么做?這個任務沒有結束,只是剛剛開始?!敝烨嗌f。
文化強國戰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首先要使我們的文化通暢地走出去。
“文化強國戰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首先要使我們的文化通暢地走出去,能夠被別人正確理解,最后實現相互合作?!敝袊囆g研究院院長助理賈磊磊說。他指出,目前德國的歌德學院、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中國的孔子學院三個學院,都是把語言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給予推廣。但在跨文化的語境中,文字的跨文化是非常艱難的路徑。幸好除了語言的交流之外,視覺語言、聽覺語言,包括音樂、美術、舞蹈等等,都是特別重要的傳播符號。
“中國電影產業化的道路是一個正確的道路。”賈磊磊認為,在當前文化強國戰略作為一個國家的戰略來推廣的歷史轉變中,我們的電影不可能僅限于自己的本土市場,而應立足全球化市場和跨文化表述能力的提升。從1993年到現在所推進的產業化的所有改革,就是把過去的國家電影改變成一種社會電影,為全社會服務,向全社會開放。“如果沒有產業化道路,中國的電影不可能有現在的市場競爭力,不可能有50%的市場占有率。但是,現在提高電影本土的市場占有率,比提高我們電影市場的票房的額度更為重要。如果我們擴大影片的進口額度,中國電影市場占有率會急劇下降,市場份額也會萎縮,電影原創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們現在寧愿遲緩增加電影票房數,也要保證電影的市場占有率?!?/p>
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但只有在世界的參照系中,這種了解才會更準確。
“學界大概有一個不是特別準確但是表達得非常鮮明的一個觀點,也慢慢成為一個共識,那就是‘三流國家輸出勞力,二流國家輸出產品,一流國家輸出文化和思想’?!北本┐髮W藝術學院副院長丁寧說,“要做到,談何容易!”
在日本訪問的時候,丁寧到過一個文具店,發現那里有多樣而精致的毛筆等書法工具?!拔冶銌柕陠T,‘日本寫毛筆字的人有那么多嗎?’他告訴我,‘4個日本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寫毛筆字?!@讓我非常驚訝!”丁寧說。中國的禪宗智慧在宗教、藝術、文化等等很多方面是世界性的智慧,但是令人尷尬的是,西方人認為它是日本的,中國的園藝、盆景歷史非常悠久,但轉化成西方語言也是日本的,這值得我們深思。”
在丁寧看來,中國當下面臨的挑戰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國卻不一定是文化強國,是我們面臨的尷尬。要讓中國文化具有世界性影響,具有普世性價值的文化高度,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但只有在世界的參照系中,這種了解才會更準確。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