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中失控的是什么?——略說2011年度字“控”
近日,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及媒體聯合發布的“漢語盤點2011年度字詞”揭曉。“控”和“傷不起”位居年度國內字詞首位。此結果甫一公布,便引起公眾熱議。續承2010年度熱詞“漲”,人們從一個“控”字中看到群情民意、公共管理、社會責任、時代使命等多方面考量。然而,結合“控”字在當下網絡文化語境中的語義與認知轉變,對“控”的流行做文化維度的反思,也許更為必要。
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控”字已從傳統相對單一語義,轉化成兼具傳統與網絡新詞的雙重語義和認知形態。傳統語義中,“控”字有控制、節制、駕馭等詞義。而作為網絡新詞,“控”是ACG(動畫、漫畫、游戲)界用語。受日本動漫影響,“控”出自日語“コン”(其片假名接近于漢語Kong音)的借音,其語源則是西方心理學術語complex(情結)的前音(con)。在ACG作品中,日語“コン”常附綴于其他名詞后,構成“XX控”的族類詞,用以描述對某物極度喜歡的人。如“蘿莉控”、“御姐控”、“正太控”、“眼鏡控”等。由此該詞逐漸延伸至日常生活,被當下青少年主體廣泛援用于熱衷某一時尚或沉溺于某種嗜好的人?!坝螒蚩亍?、“蘋果控”、“微博控”、“穿越控”、“宮斗控”等各類“控”群體不斷產生。
新生語義與并未退去的傳統語義結合后,“控”因具備雙重語義而產生了轉喻的文化內涵。如果說最初我們更多地用“XX蟲”、“XX霸”、“XX狂”等詞來形容某人對某物的非理性迷戀,那么如今的“XX控”便如“控”字的雙重語義一樣,同時具有了主體對對象非理性迷戀的失控、理性潛在地渴望控制對象的雙重情結和現實情境。這正是文化物化的具象化呈現。
不可否認,今天由現代科技引領的工業化時代,物質極大豐裕的社會正在兌現著盧卡契提出的物化理論中“人為物役”的預言。而當下“XX控”風靡,正是物化現象向藝術與文化迅速侵蝕的最典型癥候。文化原本是以讓人們從自然現實(物)的層面超拔升華至精神層面為旨歸的,但在信息化和商業化浪潮下,以文藝為主陣地的文化卻因對物質媒介的過度依賴,以及在商業與消費邏輯的沖擊之下,反向被物(物化的文藝/文化)所役。文化遭遇的這種悖反與諷刺,正隱喻了現代文明所付出的慘重代價。不夸張地說,這一切,一“控”字了然。
在“微博控”群體中,高效迅捷的微博信息平臺本應更方便使用者的精神分享,但過度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卻使這種分享窮竭為雞毛蒜皮、絮絮叨叨的生命消耗;原本可以通過微博擴大人際交流,從而增強個體與社會的互滲性,卻因對物(媒介)的過度沉溺,反而使個人與現實社會疏離。更不用說“游戲控”任由自我放縱與迷失,“蘋果控”們“愛瘋死”般對時尚品牌的癡迷,“宮斗控”讓一眾“白領”成為專注于宮廷爾虞我詐的宅男宅女……“控”的流行恰恰表征了人被物使、心為物役的一種失控。
從這個意義上說,也許年度詞“傷不起”,正給了“控”字流行最大的提醒——我們的文化“傷不起”,我們需要真正的控(傳統意義上的控)對控(網絡新詞控)的自我制衡。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