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實:走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前列
走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前列
趙實(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文藝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闡述了文藝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進一步闡明新時期文藝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務,號召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認清時代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奮力開創文藝發展新局面,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講話高瞻遠矚、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催人奮進,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重要創新,是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綱領性文獻。我們一定要把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全面、準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講話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把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努力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進一步開創文藝工作新局面。
一、文藝工作者要自覺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神圣使命
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正確方向,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放歌的歷史責任;始終堅持銳意創新,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推進文化創造的歷史責任;始終堅持德藝雙馨,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弘揚文明道德風尚的歷史責任。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自覺肩負起這個神圣使命。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出,當代中國文藝要成為激勵人民前進的力量,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始終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進一步增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性主動性,用高質量高品位的優秀作品生動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激勵廣大干部群眾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一切進步的文藝創作都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一切進步的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好“給誰看”、“給誰演”、“給誰讀”的問題,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自覺把人民群眾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和服務的對象,全心全意服務人民大眾。要始終堅持把“三貼近”原則貫徹到文藝創作、生產、傳播和評論過程中,從人民群眾的火熱生活中挖掘素材,從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中提煉主題,從人民群眾的審美需要中汲取靈感,推出更多更優秀的現實主義精品力作。要踴躍參加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面向農村的各類文化惠民和文藝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增強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聯系,不斷錘煉品格、提高素質,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為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積極的貢獻。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創作更多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精品力作涌現、名家人才輩出是文化強國的重要標志。任何一個文化昌盛的時代,必將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一部部記錄人類精神高度的不朽作品。對于文藝工作者而言,攀登中國文藝發展新高峰的歷史重擔責無旁貸地落在了我們的肩上。優秀作品的產生,不僅需要文藝工作者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深厚的學識、豐富的人生體驗、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和寬廣的世界眼光,更需要長期不懈的艱苦創作和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學習、刻苦實踐、銳意創新,不斷開闊創作視野,提高對社會和時代的洞察力,增強藝術感悟力和表現力。要適應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新特點和審美情趣的新變化,推動不同藝術門類相互交流、繼承發展,不同藝術業態積極創新,鼓勵探索,扶持原創,大力促進各種文藝體裁、題材、風格、流派的充分發展,不斷推進新的文化創造。要強化精品意識,始終把提高精神產品的思想藝術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守住藝術創作的思想政治底線、道德價值底線和重大歷史真實底線,辛勤耕耘、精益求精,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真正經得起時代、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強國的一個重要表征,是其文化價值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同,其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弘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使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攀升,世界各國接觸、了解中國的愿望越來越強烈。文學藝術是溝通人與人心靈情感的橋梁紐帶,廣大文藝工作者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中堅力量,在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參與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努力開拓文化產業、文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新渠道、新途徑。要密切關注國際文化市場的需求,努力創作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大力開拓國際文化市場,不斷擴大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要主動與世界各國文藝界建立廣泛聯系,加強創作研討和業務交流,學習借鑒國外先進創作理念,取長補短,為我所用,不斷提高自身創作水平,使中國文化產品享譽全球。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追求德藝雙馨。文藝是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人民高尚靈魂的重要力量。文藝工作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特別是當今社會,文藝家作為公眾人物的社會影響越來越大,所擔負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造就一大批敢于擔當、勇挑重任的高尚靈魂的塑造者和文化精神的代言人。文藝工作者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忠于祖國、熱愛人民、奉獻社會。要始終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要大力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要秉持良好的職業精神,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努力追求淡泊名利、不驕不躁,正派做人、踏實從藝,熱心公益、甘于奉獻,努力做德藝雙馨的典范和榜樣,努力成為愛國、為民,守法、敬業,真誠、友善的道德楷模。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