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午,第六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外國優秀藝術團結束了在山西的巡演,在太原機場整裝待發,準備返回北京。此時,四國藝術團收到了組委會一份特殊的禮物:10月15日的《中國藝術報》。因為報紙有限,每團只有一份。于是,這份對本屆藝術節進行了精彩報道的報紙成了各團的搶手貨。
當格魯吉亞“圣山”國家舞蹈團團長庫拉舍維利·夏爾瓦剛打開報紙,立刻就有眼尖的團員簇擁了過來。團長周圍登時圍了好幾層。哈薩克斯坦、津巴布韋、羅馬尼亞的演員們都被報紙上精美的圖片深深吸引住了,他們紛紛用手指點著圖片上的自己或是同團的演員。在這種情況下,每團一份報紙顯然就“供不應求”了。團長周圍的人群還沒有散開,四個團的隨團翻譯周圍也圍滿了人。演員們紛紛要求翻譯替他們向組委會反映一下,希望能夠給每個團員分發一份《中國藝術報》。津巴布韋的一位小伙子更是直截了當地說:在這張報紙上,我發現了一張自己演出時的照片,非常漂亮!我太喜歡了。我希望能夠把報紙帶回津巴布韋,讓所有的親友都能夠看到我在中國演出的風采。
接到來自太原的“求助電話”,報社緊急準備了100多份報紙,在藝術家到達之前送抵首都國際機場。當各國藝術家們在首都機場等行李的時候,報社的工作人員把報紙送到了藝術家手里。一時間,幾乎每個演員都在看報紙,相互之間還不時地交流著:“看!這張照片真棒!”這樣壯觀的場面也引起其他旅客的好奇,有的甚至圍過來一探究竟。等到他們明白是怎么回事時,也不由得喜歡起這張報紙來。
哈薩克斯坦國立娜茲民間舞蹈團的演員說,盡管他們看不懂中文,但看到報紙上精美的圖片,他們感到非常欣慰。羅馬尼亞“云雀”藝術團音樂小組團長尚菲拉·杜米特魯一下子就要了幾十份報紙,他說,盡管他們的行李很多,但是他一定要把《中國藝術報》帶回羅馬尼亞,讓羅馬尼亞的藝術家們通過《中國藝術報》了解中國,了解他們在中國的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