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恢弘的徽班進京、民俗味十足的迎親報捷、造型獨特的軒轅風火輪、威風鑼鼓響天震地,連日來,徽州民間藝術代表團的歌舞戲劇表演吸引了來自五大洲的藝術家們。
事實上,除了歌舞藝術之外,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第一次向外國游客及藝術家們全面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泰國代表團秘書長方舫說,兩百多年前徽班進京,徽劇受到當時中國皇帝乾隆的贊賞,后發展成國粹京劇。這讓我們驚嘆徽州文化藝術悠久而深厚的歷史底蘊。
首次來到中國的俄羅斯代表團團長米羅諾夫說,早有導游告訴他黃山人的祖輩曾經是稱雄中國三百年的徽商。這次抵達黃山時間不長,就對徽商后裔們開放、自然、聰明、樂于助人的性格印象深刻。
自南宋到明清,在古徽州(皖南山區一帶)及其關聯區域出現一種“學成派、藝成海、術成流、商成幫、人成杰”的局面,徽州文化創造了空前燦爛輝煌的歷史成就,以徽商、徽建筑、徽菜、新安理學、篆刻版面、戲曲醫藥等為主要內容的徽文化成為中國古代農耕時代后期華夏文明的典型縮影。
古徽州建筑讓外來游客最直接地觸摸到徽文化。高聳奇偉的馬頭墻驕傲睥睨,黑瓦白壁的房屋色彩斑駁,青石板小溪穿堂而過,明清時代的雕刻精巧細膩。這些典型的徽派建筑風情讓人陶醉。米羅諾夫剛到不久就抽空逛了黃山的屯溪老街,“雖然這里也有高樓大廈,但屯溪老街的風貌才是中國的特色、黃山的特色,使人過目難忘!
墨西哥響板舞大師索尼婭·阿梅利奧說,黃山的古民居保存得非常好。斑駁陸離、古樸典雅的民居與黃山的自然風光相輔相成,是對自然景色的極好點綴。荷蘭代表團藝術家則認為,以黑白色為主要色調的皖南古民居就像是一幅中國畫,美麗得讓人無法相信眼睛,忍不住親手撫摸來證實它的真實存在。
國際民間藝術節期間,黃山市還配合舉辦了徽州書畫展、徽州工藝品博覽會、民俗風情展等各式各樣的專題活動。用黃山市市長李宏鳴的話來說,本屆藝術節不僅要為各國藝術家們提供交流的平臺,也要讓世界感受徽文化的魅力。
美國游客約翰買了三套文房四寶,準備送給親朋。他說:“我要告訴我的同胞,在擅長工藝制作的皖南地區才能買到真正地道的筆墨紙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