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三老友真切祝福巴老
中國文聯網訊
記者于今日以“賀壽使者”的身份飛赴上海,為即將百歲大喜的巴老帶去家鄉人的深切祝福。“賀壽使者”此行帶的禮物中有一份特殊的禮物,它便是巴金在成都的三位老朋友———馬識途、車輻和流沙河為巴老親筆寫下的祝福。巴金當年曾與艾蕪、沙汀、張秀熟、馬識
途并稱“蜀中五老”,如今健在的只有巴金和馬識途。馬識途、車輻、流沙河三位老友非常興奮地在賀卡上寫下了自己的祝福——
馬識途:是他告訴我們要講真話
90歲的馬識途接過紅色的簽名本,提筆沉吟了半晌,寫下了一段實在而感人的話語———“在您百年華誕慶祝之際,我祝福您長壽更長壽,我再一度在您面前說,我要講真話,不說假話,無論要付出什么代價。”落款為“四川后學馬識途”。在寫完一頁后,馬識途擔心衣袖擦花未干的墨跡,小心翼翼地抬高手臂,用手指輕捏筆的上端,一筆一劃地繼續寫,雖十分費勁但馬老還是堅持寫完。馬老告訴記者:我們要學習巴老,不負他對我們的囑托,把心交給讀者。他說:“巴老的人品和文品都很好,他有一顆熱情的心,還有一支熱情的筆,是他告訴我們要講真話。”
車輻:鞠躬敬禮矢志不渝
9旬老報人車輻平時每晚8點過就該上床睡覺了,可是前晚,當聽本報派記者專程為巴老送去祝福,他睡意全無,非常興奮,連夜堅持要給巴老寫幾句祝福的話語,并連稱“好,好,好。”興奮許久,車輻仍未動手,家人以為他沒有聽明白,就湊在他耳邊重復記者的來意。車輻這下不高興了:“我知道,我聽懂了,我是在想給巴老寫什么!”
回憶起當年到上海看巴老的情形,車老嘴里嚼著最喜歡吃的硬糖,高興得像小孩一樣地說:“我和巴老的侄兒是好朋友,見過巴老好多次。當年我到上海去看望巴老時,給他帶了好多豌豆尖去,他好愛吃哦。可惜現在沒辦法再親自給他帶過去,只有托你們送上我心頭的祝福了!”說完,車輻叫家人抬來桌子,沉思兩分鐘后,拿起筆在送給巴老的賀卡上一氣呵成地寫下了祝福:“您的長壽,是我們的幸福,是我們的榜樣,我們緊跟在后,學您的說真話,把自己所學的、所寫的獻給人民,獻給國家,鞠躬敬禮,矢志不渝。”寫完后,車老仔仔細細地、一字一句地檢查了一遍,還不停地問:“明天是好多號,我這個號數寫錯沒有?”檢查完畢,他將賀卡疊得整整齊齊,雙手遞送到記者手里。
流沙河:百年風雨萬古文章
流沙河尊稱巴金為“老伯伯”,他得知賀壽一事后,一個箭步沖上前“奪”過賀卡,脫掉披著的外套,沖進書房,只剩下他的家人跟在身后干著急:“別脫衣服,你下午剛打過青霉素!”眾人不忍打擾流沙河的思緒,都在客廳等候,可不一會兒,書房里卻傳來他焦急的聲音:“哎呀,寫不上去啊!”原來,流沙河習慣用毛筆題寫,賀卡里面光滑的油紙卻不能吸墨。家人趕緊遞上簽字筆。不料,流沙河依然著急地吵鬧著:“還是寫不上,咋回事嘛?”滿腔的真感情即將噴薄而出,卻遭阻撓,堵在胸口,流沙河自然難受得很,不停地跺腳“發脾氣”。
“那就先在另一張紙上寫,再貼到賀卡上吧!”流沙河接受了這個建議,沒有多想,提起毛筆就在雪白的紙上刷刷刷寫下了八個字:“百年風雨,萬古文章。”抒發了心中強烈的情感后,流沙河好似卸下了肩頭的擔子,走出書房時步履輕快,臉上蕩漾著孩子般熱情的笑容,輕輕地搖晃著腦袋,全沒有剛才的焦急和不滿。“我只寫八個字的對聯,他們念給巴老聽的時候,巴老聽得明白,多了巴老會累的。”流沙河檢查了一遍,特意念到落款:“為巴金老伯伯賀壽,鄉后學,流沙河。”他說:“我和巴老是同鄉,我又是后輩,所以我當是鄉后學。”說完,流沙河滿意地笑了起來。(羅 婕楊 帆
)
來源 2003年11月22日 新華網四川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