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文代會花絮
張海君 吳月玲 孫玉潔
中國文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以來,來自祖國各地的文藝家們共商文藝繁榮大計。在采訪隆重熱烈的大會活動之余,記者也捕捉到幾組發生在會上會下的“新聞”。
哈達獻給總書記
12月18日,第七次文代會、第六次作代會開幕前,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全體代表,并欣然與代表們合影留念。當江澤民總書記來到合影大廳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時,中國文聯副主席、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瑪雙手捧出精心準備的哈達,敬獻給江澤民總書記。這動人的一幕贏得了代表們熱烈的掌聲。才旦卓瑪說,自己之所以要向總書記敬獻哈達,是想用藏族的禮節對以江澤民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表示感謝,感謝黨對她的親切關懷,感謝黨對西藏人民的親切關懷,感謝黨對文藝事業的親切關懷。
重慶代表團首次亮相文代會
重慶市作為直轄市,是第一次組團參加文代會。為表達喜悅之情,重慶代表團特意為文代會獻上了兩幅別具特色的書畫作品。第一幅是重慶市年近九旬的著名書法家屈趁斯根據清代大學士王士禎的七言絕句《登山賦》揮毫的書法作品,反映的是傳說中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據重慶市文聯副主席李先富介紹,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三峽工程,這幅作品就是對眾多“當代大禹”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第二幅作品是重慶畫家楊必位創作的中國畫《三峽秋景圖》,描寫的是金秋時節三峽美麗的景色。
重慶代表團一行14人采用了統一的行李箱,箱子的正面均貼著一張紅色的紙簽,上面印有“中國文聯第七次代表大會”的字樣,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頗為引人注目。重慶代表團之所以這樣別具匠心,是想通過統一的形象充分表達他們對文代會的重視,體現重慶市全體文藝工作者的喜悅之情。
崔永元的偶像是田華
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主持人崔永元是不少觀眾的偶像,但文代會上的崔永元卻當起了追星族。大會安排十分緊湊,崔永元就見縫插針地追著他的偶像——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簽名、合影。崔永元手里抱著一大摞根據田華主演的電影《白毛女》改編的小人書,儼然是一個超級追星族。田華激動地說:“沒想到小崔這么有心。我記得根據電影《白毛女》改編的小人書有三個版本,而他竟然全部保存著,其中最早的是1951年出版的。我有些嫉妒他擁有這些小人書,便要求他給我其中的一本,否則就不給他簽名。其實我是開玩笑,沒想到忠厚的小崔還是忍痛割愛,送了一本給我。”崔永元坦率承認田華是自己兒時的偶像,這次文代會給了他與偶像交流的機會。他說,能夠與這些老藝術家聊聊都是一種學習,要是能把他們的話吃透,夠自己受用一輩子。
落在火車上的畫失而復得
12月16日早晨7點左右,山西代表團乘坐K702次列車到達北京站。正要乘大巴前往會議駐地報到,山西美協主席姚天沐發現自己帶的一幅畫不小心遺忘在了火車上。大會交通小組得知后,立即聯絡車站負責人和K702次列車的列車長,在得知本次列車已經開到北京永定門火車站入庫后,又趕緊與有關部門取得了聯系,找到了姚天沐遺落在列車上的那幅畫。當姚天沐拿到這幅失而復得的畫作時,他感動地說:“這幅畫丟失后,我本來沒抱什么希望,沒想到通過大會工作人員的努力,竟然找著了。感謝文代會工作人員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安排。”
全力以赴參加盛會
為了參加這次盛會,許多藝術家放下了手中正在創作的作品,推掉了各種各樣的邀請演出,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來。記者在會議駐地與剛剛榮獲“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殊榮的著名京劇演員于魁智相逢。神色匆匆的于魁智告訴記者,他剛剛參加完在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京劇節,連家都顧不上回就直接從機場趕到大會會場報到來了。
在文代會駐地凱迪克酒店報到處,身著黑色呢料大衣的于藍面色蒼白,記者上前詢問,才知道她是帶病前來報到的。于藍邊走邊說,她要趕緊去醫院看病,之后還得盡快趕回駐地為文代會的召開做好準備。西藏代表團是所有代表團中最早到達北京的。在采訪西藏文聯主席、黨組副書記強巴平措時,記者發現他房間的小茶幾上放著一個木制的搗藥罐,記者問及原因,他笑而不答。后來,該團一位代表悄悄告訴記者,強巴平措來報到之前還在醫院檢查身體,為了參加這次新世紀文藝界的第一次盛會,他不顧自己的病情,隨身帶著藥罐堅持前來。
來源 中國藝術報 2001年12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