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份感動
——第七次文代會花絮
在第七次文代會上,有許多動人的小故事,本報記者采寫以下幾則,從中可以看出文代會上熱烈的氣氛。
有心人收集代表警句
文代會期間,在各個大小會場,活躍著中國民協副主席、吉林省文聯副主席曹保明四處找人簽名的身影。著名的民間文藝家怎么突然成了追星族?為了找到答案,記者從他的手中拿過簽名本想看個究竟。翻開一看,不由得佩服曹保明真是個有心人。
原來,曹保明的簽名本上寫滿了各個行當的藝術家關于藝術尤其是民間藝術的警句。曹保明來北京開會前就計劃要利用文代會期間名家云集的機會,記錄下他們關于藝術的思考。為此,他特意買了一個大速寫本,并準備了好幾支簽字筆帶到北京。他說,別的東西都可以不帶,這個速寫本和幾支簽字筆一定要帶上。如今,曹保明已經收獲頗豐。
“我心中的一條大河——人民和祖國”(喬羽)!袄斡浫嗣袷俏乃嚬ぷ髡叩哪赣H”(張瑞芳)!拔乃嚬ぷ髡哂肋h是靈魂工程師”(秦怡)。“文學依然神圣”(陳忠實)!懊耖g故事人民喜愛,因為她來自人民”(于淑珍)!跋嗦暸c民間故事是一對親兄弟”(馬季)。“哪個偉人不來自民間,哪樁偉業不構成故事”(田連元)!拔揖蛠碜悦耖g,從北京胡同玩大的”(趙忠祥)!案舯诖髬尲业暮⒆印保ù抻涝!爸v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敬一丹)!懊褡宓奈幕鞘澜绲摹保ㄞ擅谰辏姸嗑实母裱跃,在曹保明看來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輪椅上的代表
在文代會的會場上,可以看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代表。他就是遼寧省作協副主席、遼寧省殘聯副主席王占君。雖然行動上有很多的不便,但他還是毅然從遼寧趕來北京參加本次文代會。“第七次文代會是新世紀文藝界的第一次盛會,也是江澤民總書記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后的第一次文藝界盛會。來參加文代會,可以聆聽到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而加深我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同時,我還可以向這么多的藝術家學習,機會難得!蓖跽季告訴記者,遼寧省阜新市的黨政領導非常重視他參加文代會的事情,為了方便他到北京,特地安排了專車直接送他到北京駐地。他的妻子也同時來到北京,照顧他的起居,確保他能開好會。
代表也來寫簡報
簡報是大會的各個方面進行交流的橋梁。12月18日這天的簡報是集中反映各團討論江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情況,各代表團都高度重視這天的簡報工作。陜西代表團18日的簡報就是由商洛市文聯主席董發亮和陜西省文聯辦公室主任黃道峻執筆完成的。黃道峻說,那天開會氣氛很熱烈,為了完整體現出討論會的情況,他們連夜起草、修改、抄錄完簡報稿,將簡報送到簡報組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6點。雖然辛苦一點,但卻感覺很充實。
來源:2001年12月23日 中國藝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