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同志們:
我們這次在廣州召開的全國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是中國文聯系統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精神,努力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一次重要的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經中宣部同意并得到廣東省的大力支持。中宣部副部長李從軍同志原定出席會議并講話,因有重要工作不能到會,我們已收到他的講話稿,現印發給大家,請大家在交流討論中學習和貫徹。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國文聯主席團成員、各省市自治區文聯、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和產業文聯的負責同志、中國文聯各直屬單位及機關各部室的負責同志。這次會議,我們還邀請了副省級市文聯和6個市縣區文聯的負責同志參加。我代表中國文聯主席團、黨組和書記處,向大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問候!同時,向廣東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為這次會議順利召開所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誠摯的謝意!
兩年前,黨的十六大召開前夕,我們在杭州召開第一次全國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總結交流各地文聯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開展工作的情況,探討新形勢下文聯如何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更好地履行“聯絡、協調、服務”職能,開創文聯工作新局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是中國文聯研討工作、謀劃發展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杭州會議以來,中國文聯和各地文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圍繞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握機遇,開拓創新,在更廣泛的領域和更深入的層面進行探索、實踐,為文聯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新的成績,創造了新的經驗,增添了新的活力。為此,中國文聯七屆四次全委會,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各地文聯及全委委員們的要求,決定今年再次召開全國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這次會議,一是向大家報告中國文聯的工作,二是各地文聯相互交流開展工作的經驗,三是共商今后一個時期文聯的工作和繁榮文藝事業的大計。
現在,我代表中國文聯主席團、黨組和書記處,簡要通報今年以來中國文聯開展的主要工作,就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文聯工作談幾點意見。
一、今年開展的幾項主要工作
今年是中國文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精神,在黨中央領導下,在中宣部關心、指導下,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做好新時期文聯工作的重要一年。我們按照七屆四次主席團會議和七屆四次全委會確定的工作方向和目標,高舉旗幟,凝聚力量,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力求各項工作有新的突破。
(一)深入開展文藝界“三項學習教育”活動
中國文聯今年始終堅持將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我們認真開展了文藝界“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引導和幫助文藝工作者牢固樹立生活是文藝創作唯一源泉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踐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藝思想,進一步鞏固了文藝工作者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奮斗的思想基礎。
4月以來,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處傳達學習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在全國文藝創作骨干“三項學習教育”培訓班結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宣部文藝局發出的《關于在文藝界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有關要求的電話通知》,并根據云山同志和中宣部有關領導同志對中國文聯開展“三項學習教育”、舉辦系列活動提出的指導性意見,作了認真研究和全面部署。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處專門召開中心組理論學習擴大會,學習和研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文藝觀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在各團體會員分別開展學習教育的基礎上,我們于4至8月,先后舉辦了三次文聯系統“三項學習教育”講座,一期中國文聯出版單位領導干部“三項學習教育”培訓班,兩期全國范圍文藝界領導干部和文藝工作者“三項學習教育”培訓班。重點組織中國文聯主席團、書記處的同志,各團體會員負責同志、出版單位領導干部,以及部分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參加了學習。中宣部副部長李從軍、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為培訓班作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報告和專題講座。培訓班還邀請常香玉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和榮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的部分文藝工作者,作了生動感人的報告。大家一致反映,中國文聯開展的學習教育系列活動非常成功,通過學習、培訓,深受教育和鼓舞,增強了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各項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了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文藝觀指導工作的思想意識,進一步強化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修養。
9月17日,云山同志在《中國文聯黨組關于開展“三項學習教育”培訓情況報告》上作了“要認真總結經驗、鞏固成果,把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納入日常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宣部分管領導同志也作了批示:“文聯黨組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取得顯著成效,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把這一活動廣泛持久地開展下去,并注意貫穿在日常工作之中,培育一支高素質的文藝工作隊伍,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二)表彰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開展評選表彰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活動,是新世紀新階段中國文聯在國家人事部支持下,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積極加強文藝隊伍思想道德建設和文藝工作者形象建設的重要舉措。今年年初召開的七屆四次全委會上,委員們普遍認為,在文藝界大力弘揚德藝雙馨精神,是黨中央的要求、時代的呼喚和群眾的愿望,在全委會通過的《工作要點》中,把開展德藝雙馨表彰活動列為今年中國文聯的重點工作。在7月19日中國文聯成立55周年之際,首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優秀文藝工作者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被認真評選出來的30名同志,由國家人事部和中國文聯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劉云山同志出席表彰大會并作了重要講話。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吉炳軒也出席大會并作了報告。一批受到表彰的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在大會上匯報了自己追求德藝雙馨的體會。大會向全國文藝界發出了《弘揚德藝雙馨精神,爭做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的倡議書。這次評選表彰活動規范了評選標準和獎勵制度,并且緊密結合文藝界正在開展的“三項學習教育”和向常香玉同志學習的活動,在表彰決定和大會通過的倡議書等文件中,全面闡釋了德藝雙馨活動的思想內涵,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要努力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文藝觀,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秀精神食糧。正是這樣一些豐富具體的內容,使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開展的德藝雙馨活動充滿鮮明的時代特色。8月17日,劉云山同志在中國文聯關于表彰活動的總結報告上,作了“表彰活動的效果很好,要總結經驗,使活動成為激勵文藝工作者的機制”的重要批示。中宣部有關領導同志也批示說:“文聯的這項工作做得很有意義,是加強文藝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今后要努力改進,把這項工作組織得更好。”
(三)開展向常香玉同志學習活動
常香玉同志是我國著名豫劇大師,是一位藝術精湛、品德高尚、深受群眾尊敬和愛戴的人民藝術家。自她因病去世以來,黨和政府以及文藝界紛紛舉辦活動,緬懷和紀念常香玉同志。6月10日,中國文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向常香玉同志學習,做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6月15日,由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向常香玉同志學習。7月6日,中國文聯會同中宣部、文化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委在人民大會堂共同舉辦了“常香玉德藝雙馨事跡報告會”。在學習教育活動中,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常香玉同志對黨、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學習她“戲比天大”的敬業勤業精神,把藝術當作生命,孜孜不倦地追求,堅持不懈地創新;學習她視人民為父母,盡心盡力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高尚情操。中國劇協李默然、袁雪芬、歐陽山尊、方掬芬、于魁智等老中青著名戲劇工作者,聯名向全國戲劇界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同仁向常香玉同志學習;中國影協等單位專門召開了“學習常香玉,做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請來常香玉同志家人給大家講述她生前的感人事跡。向常香玉同志學習的系列活動,對于在文藝界弘揚正氣、倡導德藝雙馨精神,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文藝工作者的形象建設和隊伍建設。
(四)辦好鄧小平同志百年誕辰等重大紀念活動
今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新中國成立55周年,也是中國文聯成立55周年。辦好紀念活動,形成宣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濃厚氛圍,是今年中國文聯工作的一件大事。為了紀念敬愛的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中國文聯書記處主要負責同志在《求是》雜志發表了《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學習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學習紀念專文。中國文聯以及各團體會員認真舉辦了各種學習和紀念活動。8月11日,中國文聯參與了由中宣部等六家單位共同主辦的大型文藝晚會《小平你好》;8月22日,中國文聯舉辦了“百名藝術家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百年書畫展”;8月28日,中國美協與四川文聯共同舉辦了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文聯與四川省舉辦了“飲水思源·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第二屆春熙放歌合唱節”。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5周年,9月,中國文聯、文化部、中國美協在北京舉辦了“美術經典作品回顧展”;9月22日,中國文聯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辦了慶祝建國55周年中國文聯老藝術家作品展,近二百余件精心創作的國畫、雕塑、書法、攝影作品及圖書薈萃一堂,充分展示了老藝術家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生活的無比熱愛;10月30日,中國攝協在中國科技館舉辦了《共和國締造者》攝影展。由中國文聯發起,聯合全國總工會、中央電視臺等單位,從9月份開始,舉辦了全國產業文聯美術、書法、攝影展和文藝演出活動。今年,我們以召開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的形式,紀念中國文聯成立55周年,簡樸、新穎,講求實效,很有意義。
(五)繼續加強文藝評論和評獎辦節工作
加強中國文聯系統理論和評論建設,堅持正確導向,倡導科學、健康的評論風氣,促進文藝創作的健康發展,一直是文聯工作的一個重點。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2周年之際,中國文聯與中國劇協、影協、視協在京聯合舉辦了“紅色經典”改編創作座談會,針對當前一些影視劇違背唯物史觀、褻瀆經典、隨意改編的不良創作傾向進行批評。座談會對當前文藝創作尤其是影視劇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今年以來,中國文聯一些全國文藝家協會和地方文聯更加重視理論、評論工作,湖北、河北、安徽、湖南、北京等地方文聯以及中國曲協、影協、視協、劇協等單位紛紛組織活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領,對當前文藝現象、文藝思潮和文藝創作中的問題進行座談、研討。11月22日,我們將在重慶市舉辦第四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頒獎式和2004當代文藝論壇。
按照中宣部統一部署,我們與各協會反復研究,對13個全國性文藝獎項進行規范和改進,壓縮評獎子項,減少獲獎數額,合理調整評獎周期,完善評獎程序,使評獎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按照年度計劃安排,中國文聯各文藝家協會精心組織了繁榮文藝、推出人才的各類評獎辦節活動。目前共舉辦了10個獎項的15項評獎,3個全國性藝術節。中國舞協在上海舉辦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頒獎活動,中國劇協在江蘇揚州舉辦第2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典禮,中國曲協在山東淄博舉辦第三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晚會,中國視協在湖南長沙舉辦第五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中國影協在寧夏銀川舉辦第十三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攝協在貴州都勻舉辦第六屆中國攝影藝術節,精心籌辦的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在全國八個城市展出,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影響。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系列活動即將于11月19日在廣州舉辦。這些活動被稱為我們奉獻給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系列精神文化大餐。
(六)認真做好聯絡、協調、服務工作
今年我們在為藝術家服務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中國文聯在年初繼續舉辦了“百花迎春”春節大聯歡活動,全國600多位各藝術門類的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群英薈萃,歡聚一堂,迎春聯歡,展示風采,呈現團結向上、欣欣向榮的景象,顯示了中國文聯這個文藝家大家庭的凝聚力和親和力。春節期間,中國文聯書記處的同志分別登門看望了中國文聯老領導和老藝術家,向在京榮譽委員、主席團成員和著名藝術家獻上盛開的杜鵑,為他們增添一份節日的喜慶和溫馨。每逢中國文聯在京榮譽委員壽辰,書記處都委托專人為他們送去賀卡和鮮花,表達對老藝術家的關心和敬意。今年4月,中國文聯榮譽委員羅工柳同志出版畫冊,我們和山東省出版總社在人民大會堂為他舉辦《羅工柳油畫》首發式。6月,周巍峙主席88歲壽辰之際,書記處全體同志前往他家中,為他祝壽。10月,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夏菊花同志“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書記處主要負責同志專程前往武漢祝賀。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為中國文聯68位80歲以上老同志舉辦了“重陽賀長壽”活動,老藝術家們非常感動。
今年我們多次組織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進行義演、采風。春節期間,我們和河北文聯組織采風慰問團,冒著漫天風雪趕到革命老區西柏坡進行慰問演出;5月,我們又與湖北文聯聯合組織了南水北調采風活動。此外,由中國美協、攝協和書協組成的采風團還在陜西寶雞市采風創作,中國曲協組織采風團前往河北滄州進行了采風義演。
元月初,中國文聯、國臺辦、中央電視臺等單位在北京舉辦了“中華情——全球華語原創歌曲大型演唱會”。2月,中國文聯、沈陽市政府聯合舉辦了首屆“迎春燈會”。
為支持西部地區經濟和文化建設,5月,我們組織的“情系西部”文藝金獎節目演出團在貴州的貴陽、遵義進行慰問演出活動;8月,中國文聯在甘肅蘭州成功舉辦了“情鑄陽關”促進西部大開發文藝扶貧義演活動。今年我們還舉行了一系列文化名人紀念活動。其中有,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天津市委宣傳部舉辦的紀念李霽野同志誕辰100周年活動;由中國文聯和中國美協等單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蔣兆和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今年,中國文聯、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國民協等在天津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國際民博會暨第二屆中華(天津)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9月,中國文聯和中國民協在山西舉辦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10月,中國文聯、國家民委、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中國曲協主辦了第二屆少數民族曲藝展演。10月,中國文聯、河南省政府等單位在周口舉辦了中華姓氏文化節。11月中旬,我們與湖南省政府共同舉辦了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11月底,將與湖北省政府舉辦“曹禺文化周”系列活動。這些活動,既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進一步密切了文聯和協會與藝術家的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也在其中受到了教育。
(七)積極開展對外民間文化交流
開展對外民間文化交流是中國文聯的一項重要職能。為加強對外交往,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8月12日至25日,我們組織藝術團赴加拿大舉辦中國藝術周,在渥太華、蒙特利爾、多倫多、溫哥華等幾大城市演出多場,反映良好。這是中國文聯探索組建藝術團出訪辦“藝術周”的成功活動。藝術周通過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綜合文藝演出、中國當代平面設計及陶瓷藝術作品展等,介紹了中國的傳統和當代文化,促進了中國和加拿大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了兩國人民間的友誼。
10月2日至18日,第六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在安徽黃山、北京、山西等地隆重舉行。由中國文聯主辦的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是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級大型國際民間文化交流活動,始終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五屆。第六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是歷屆藝術節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參加本屆藝術節的藝術團來自世界五大洲、22個國家,共計450余位藝術家。在各國藝術團組中,有一半以上是國家級的專業藝術團組,同時也邀請了部分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團體參加。本屆藝術節的演出內容以民族、民間舞蹈為主,也有民族器樂和聲樂。演出形式以劇場演出為主,廣場演出為輔,并配合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努力貼近群眾、貼近基層,突出熱烈喜慶的節日特點。
辦好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是體現文聯特點,發揮文聯優勢,發展和交流各國民間藝術,活躍和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展示我國改革開放形象,促進各國人民間友誼與和平的一個重要工作方式。我們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八)大力加強文聯自身隊伍建設
今年以來,我們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以武裝思想、更新知識、增長才干,不斷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質、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為重點,采取多種形式,在各級干部中進行“三項學習教育”和業務培訓。書記處成員中有兩位同志參加了中央黨校的培訓學習,有一些新錄用公務員和局處級干部參加了崗前培訓和其他學習培訓活動。今年3月,我們還舉辦了全國文聯組聯干部培訓班。
在黨組直接領導下,中國文聯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經過認真調研,出臺了中國文聯2004—2008人才工作規劃。經中組部、中宣部批準,我們陸續調整充實了中國劇協、音協、舞協、曲協、攝協、民協、影協、雜協等領導班子。年底前,還將完成中國劇協和中國音協的換屆工作。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我們在文聯機關進行了局級后備干部的考察工作。為更好地發展以出版業為龍頭的文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黨組、書記處決定,成立中國文聯出版管理領導小組和出版管理辦公室。我們進一步推進干部競爭上崗、任前公示制、試用期制,增強了干部任用工作的透明度,并在中國文聯機關辦公廳、國內聯絡部,進行了面向文聯在京系統的處級干部競爭上崗工作。通過大力加強自身隊伍建設,中國文聯的精神風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今年以來,中國文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領,認真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的進展。中國文聯能夠取得這些成績,與文聯廣大干部職工努力學習、勤奮工作是分不開的,與中宣部的關心指導是分不開的,與主席團各位成員、文藝界及社會各界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也是與地方各級文聯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分不開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文聯為開創文聯工作新局面所做的一些積極探索和成功經驗,對中國文聯的工作有重要啟發和借鑒意義。在此,我代表中國文聯黨組和書記處,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文聯工作
當前,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潮中,我國文藝事業和我們文聯事業正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戰略任務;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把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對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文聯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按照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積極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文化建設和文聯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建新機制、增長新本領,努力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國文聯和各團體會員積極采取各種方式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中國文聯舉辦了學習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報告會。近一時期,文聯黨組認真學習四中全會精神,反復思考新形勢下文聯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問題。為了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做好新形勢下的文聯工作,我先談幾點意見。
(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領,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
在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復雜國際形勢下,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如何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努力做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在我們的文藝理論研究和文藝創作實踐活動中,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作為黨領導下的文學藝術界人民團體的文聯各級組織,應當長期關注和研究的重大課題之一。
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首先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長期以來,中國文聯和各級文聯,始終堅持組織文藝工作者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我們做好文藝工作和文聯工作必須牢記和堅持的基本經驗。我們要認真落實云山同志和中宣部分管領導同志的批示精神,把“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納入日常工作范圍,廣泛持久地開展下去。要在廣大文藝工作者中深入持久地進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文藝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的學習教育,努力實踐文藝工作“三貼近”的時代要求,把文藝工作者的思想真正統一到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上來,統一到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上來。
學習馬克思主義,不僅要學習立場、觀點和方法,還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著力回答和解決文藝工作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推進理論創新,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創造力、說服力、感召力,堅持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的創新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時期的文藝實踐。近年來,中國文聯和各團體會員精心舉辦全國性文藝評獎、理論評論評獎,發揮各級文聯文藝理論、評論協會的優勢,積極召開各種形式的文藝思潮、文藝現象和文藝作品理論研討會、座談會,在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推出優秀人才、催生優秀作品、堅持正確導向、批評不良傾向、促進文藝繁榮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要認真總結這些工作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文藝創作和文藝批評的環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我們正在積極考慮將其辦成全國性理論評論大獎,發揮更大的影響和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事業,需要大批馬克思主義的文藝家和理論家。我們要按照四中全會的要求,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建設,進一步提高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理論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深入探索新時期的文藝規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斷增強引導社會輿論、研究文藝思潮、促進文藝繁榮的本領。
(二)大力倡導德藝雙馨,進一步加強文藝隊伍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建設
在新形勢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引領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文聯的基本職能。要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要解決建設什么樣的文藝隊伍和如何建設文藝隊伍的問題。我們文藝隊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值得黨和人民信賴的。但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文藝發展的經濟基礎、社會條件、時代背景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文藝工作者的從業方式,文藝作品的創作生產和經營方式,文藝的載體和傳播渠道也出現了多樣化,這些深刻影響著文藝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和條件下,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等思想,也侵蝕著我們的文藝隊伍,導致少數文藝從業人員道德修養缺失,在社會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
按照德藝雙馨的要求建設我們的文藝工作隊伍,是社會主義文藝更好地擔負起教育鼓舞人民歷史責任的內在要求,是廣大文藝工作者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一個優秀的文藝家必須具備出眾的藝術才華和藝術素養,這是藝術創造的基礎。同時,一個優秀的文藝家還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秉持良好的職業精神,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德藝雙馨德為先。德,是人民文藝家安身立命之根;藝,是人民文藝家成家立業之本。在中宣部關心支持下,中國文聯從1997年開始,曾三次舉辦“中國文聯各文藝家協會中青年會員德藝雙馨座談會”。近幾年,全國又有十幾個省、市文聯相繼開展了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活動。實踐證明,開展德藝雙馨活動是加強文藝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
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崇德尚藝的傳統,廣大文藝工作者非常重視“德藝雙馨”,認為這是文藝界的最高榮譽,是黨和人民對文藝工作者完善自身道德修養、提高藝術境界和創作水平的崇高褒獎和鼓勵。中國文聯舉行首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引起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廣泛關注,受表彰的文藝工作者得到激勵和鞭策,與會代表深受教育和鼓舞,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反響。我們要按照劉云山同志和中宣部有關領導同志批示的精神,總結經驗,改進工作,再接再厲,把德藝雙馨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使之成為中國文聯和各地文聯的工作品牌,成為加強文藝隊伍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建設的有效舉措,讓德藝雙馨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的人生追求。
(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配合搞好文化體制改革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從去年開始到今年完成試點之后,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將在全國文化企事業單位鋪開。文化體制改革的意義十分重大,與做好我們文聯工作密切相關。文化體制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充分調動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是為了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藝,也就是黨中央指出的,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中國文聯和各團體會員要統一思想,深刻認識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積極配合、支持政府部門搞好文化體制改革。早在杭州會議之前,上海、江蘇、浙江、湖北等省市文聯和中國攝協等單位已開始在開展行業管理、實行行業自律、發展文化產業等方面進行改革的積極嘗試;中國音協、美協、書協的藝術培訓搞了多年,取得了較好效果;中國影協、視協評獎辦節引進市場機制,增強了自身實力。這些有益的嘗試說明,我們文聯同樣有著改革的內在要求和積極性。
在當前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建設中,文聯的地位和作用在逐步提高。從文化體制改革和文藝事業的發展趨勢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運作的格局正在形成,其中一些政府不宜管、不好管的事,會更多地由文聯等文藝社團組織和行業組織承擔。我們文聯組織要及時拓展職能,創新機制,不斷提高為文化建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我們要在服務中樹立形象,在服務中壯大實力。中國文聯和各地文聯要堅定不移地一直沿著為文藝家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道路走下去。積極發揮我們文聯自身的優勢,使我們的事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同志們,我們這次經驗交流會是為了統一思想,認清形勢,總結經驗,交流工作,團結鼓勁,進一步做好今后的文聯工作。為成功舉辦這次會議,中宣部領導同志給予了很大的關心支持,中國文聯和各地文聯積極調研,認真籌備,做了精心的安排。希望大家珍惜這次學習、交流、研討的機會。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廣泛交流,集思廣益,共同為文聯工作的開拓前進、為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建言獻策,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開好這次會議,做好我們的工作,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