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7日)
廣東省委副書記 蔡東士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全國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在這里召開,中國文聯和各省市自治區文聯的負責同志歡聚一堂,相互切磋,交流經驗,共商發展。這是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文聯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特別是廣東省文聯工作,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借此機會,我代表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對蒞臨此次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藝術家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廣東形成了濃郁而有特色的嶺南地方文化。她汲取中原文化之精粹,吸納四海文化之新風,融匯升華,獨樹一幟,為中華文明的歷史長卷增添了絢麗多彩的華章。近現代以來,廣東文人名士輩出,如冼星海、馬思聰、歐陽山、秦牧、高劍父、關山月、黎雄才、馬師曾、紅線女等。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文藝界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創作了一批在全國拿得出、叫得響的藝術精品,比如長篇小說《白門柳》,電影《孫中山》、《鄉音》、《絕響》、《心香》,歌曲《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永遠跟你走》、《彎彎的月亮》、《濤聲依舊》,電視劇《公關小姐》、《情滿珠江》、《外來妹》、《永不瞑目》、《英雄無悔》、《和平年代》,舞劇《風雨紅棉》等。在去年中宣部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電影《鄧小平》、電視劇《云淡天高》、戲劇《駝哥的旗》、歌曲《情系人民》、圖書《健康忠告》獲“優秀作品獎”,是全國獲獎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近年來,特別是在建設文化大省的過程中,廣東省委、省政府不斷加大對文聯、作協等文藝界人民團體、協會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其不斷壯大實力、提高競爭力,不斷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使我省的文藝事業,不斷提高創新的能力,獲得創新的動力,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繁榮,使文藝成為樹立廣東文化形象的標志,弘揚新時期廣東人精神的使者。省文聯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在中國文聯的指導和關心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工作全局,努力適應市場經濟和文化體制改革的新形勢、新情況,逐步形成和確立了以文化大省建設為契機,以壯大實力、夯實基礎為重點,以開展有特色、有實效的活動為抓手的發展思路,不斷拓展文聯發揮作用的舞臺,開創了全省文聯工作的新局面。
但是,廣東省文聯的工作與省委提出的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以及實現富裕安康的總要求還不相適應,與中國文聯的工作要求以及兄弟省區市文聯工作相比,還存在差距。這次全國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廣東召開,是對廣東文化工作的鼓勵和鞭策,是廣東省文聯向各兄弟省區市文聯學習的大好機會。廣東文聯要珍惜機會,虛心學習。也懇請在座各位藝術家不吝賜教,對廣東的文學藝術工作乃至整個文化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最后,預祝全國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