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文聯通過招標扶持重點創作
孔海蓉
為了繁榮和發展貴州的文藝創作事業,加快文藝創作的步伐,貴州省文聯于今年6月專門組建了貴州省文聯文學藝術委員會,對重點文藝創作項目進行策劃、立項和公開招標工作,以扶持重點文藝創作。在這次招標工作中擬定了扶貧攻堅和貴州交通巨變兩個紀實文學體裁的主題。《重點創作招標公告》在《貴州文化藝術報》上刊登后,立即引起了貴州省各地、州、市文聯的高度重視。黔東南州文聯、黔西南州文聯成立了專門的寫作班子,并詳細擬定了創作大綱和寫作計劃。作家們的創作熱情高漲,這些作家長期深入基層,有著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扎實的寫作功底,他們被當地人民的勞動熱情所感動,他們希望運用自己手中的筆去反映貴州改革和建設的實踐。
這次“重點創作招標”收到了《紅旗飄揚的村寨》、《走過那片熱土》、《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決戰貧困》、《層林盡染》、《流淚的事業》和《麻山扶貧紀實》等反映貴州扶貧工作的作品選題。總體上看,這些選題敢于直面現實,不回避矛盾。貴州是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省份,這些作品選題集中反映了貴州的扶貧攻堅計劃走過的艱難歷程和取得的成就,謳歌了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如反映貧困山區麻山與瑤山、雷公山與月亮山的人民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改變了落后的傳統觀念,終于擺脫貧困,走上繁榮之路的動人事跡。作品樹立的“厄運壓不垮的苗家硬漢子”等典型人物事例顯示了在扶貧濟困中血濃于水的人間真情。
貴州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貴州交通的巨大變化是招標工作擬定的主要題材,文藝工作者對此也是感慨萬分。他們到貴州有關縣、市政府,交通局和建設工程指揮部采訪,沿重要公路、重要地段觀察采訪,收集創作材料,召開各種座談會,聽取建設者的意見;深入工地和鄉鎮、村寨、農戶采訪,掌握第一手材料。文藝工作者被建設者可歌可泣的事跡所感動,紛紛給貴州省文聯送來了自己的選題——《龍騰烏蒙》、《貴州交通巨變》、《目擊者》、《金色的飄帶》和《高路入云端》等,并附上了競標報告、投標方案、寫作計劃和創作大綱。他們早就希望有一個完整的時間,能有計劃、有步驟地深入這些地區進行全方位的采訪,然后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構想中的作品。他們認為貴州省文聯的這次“重點創作招標”讓他們心中的夢想終于有了實現的可能。
這些作品將通過一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表現出貴州人民建設公路的熱情,以及高速公路建設和公路改造工程的艱辛;描寫了勤勞、樸素的貴州人民在“要致富,先修路”的感召下,積極投身于公路建設,以改善貧困山區交通閉塞的狀況,以振興貴州的經濟。謳歌了廣大公路建設者“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的英雄氣概和感人事跡,突出了時代的主旋律,并由此反映出貧困山區人民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奮斗和追求,反映了公路建設者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給山區帶來的巨大變化。
這次招標工作使作家深入火熱生活,有了切身的感受。他們說,這次招標工作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使命感和責任感大大增強。有的作家還表示:不管貴州省文聯有多少經費資助,他都樂意接受創作任務,并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其中,為富民興黔喝彩。作家們還說,我們期望通過這次“重點創作招標”工作,更多地觸摸現實,在生活中磨練自己,創作出一批具有深邃思想、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
來源 2002年9月20日 中國藝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