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線、兒童、大學,當這三個詞放在你眼前時,你會有怎樣的聯想?
在北京,這三個詞組合成了一項文化公益項目,取名為“4號線兒童大學”。這項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京港地鐵有限公司聯合創辦的項目,招收青少年及其家人為“學生”,開設包括文化遺產保護、外語學習等課程在內的公益大課堂。
在4號線兒童大學第一期的開課儀式上,外研社社長蔡劍峰說:“閱讀不只是讀書,還包括人和人的互動交流、人和場地的聯系和情感,這些是廣義的閱讀。通過4號線兒童大學,我們想要打造一種深度的、美好的、有趣的閱讀體驗和環境,盡可能挖掘‘有溫度的東西’。”
“同學們,你們知道圖片中的木塔為什么被火炮擊中數次都沒有倒?”
“梁思成給林徽因拍的這張照片,為什么林徽因要爬到建筑物上去?”
8月24日下午,在清華大學新林院8號,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與中國建筑藝術圖表分列兩側,由新華社高級記者王軍講授的“再造文明路上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正式開講。
通過網絡報名參加該課的孩子和家人靜坐在古樸的咖啡屋內,聆聽王軍講述的梁林故事以及中國的建筑藝術,并不時與老師互動。
經歷了約一個半小時的課堂講解和互動,孩子們和家長在王軍的帶領下,開始實地探訪清華大學校內的古建筑。在清華校園中穿梭,王軍結合實物給孩子們講述建筑背后的故事、解答小朋友們課堂上的疑惑。
11歲的陳思宇家住在清華大學附近。思宇媽媽是通過京港地鐵的微博獲知4號線兒童大學的消息,并且報名參加的?!懊總€暑假,我們家孩子都會有一些學習安排,但是像這樣的文化公益課堂是第一次接觸,思宇知道要來清華學習后很開心。”思宇媽媽說,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孩子們了解一些課外知識,對引導學習、激發興趣有一定幫助。
據了解,“兒童大學”的理念發端于德國。2002年,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德國圖賓根大學率先將一群6歲至14歲的孩子領進大學,并請來大學教授甚至是諾貝爾獎得主,深入淺出地回答孩子們的問題。世界上首所“兒童大學”由此誕生,并迅速在德國高校及歐洲多國普及。
2012年外研社將圖書《兒童大學:頂尖科學家的7堂啟蒙課》引進出版,并受之啟發,萌生了打造中國“兒童大學”的想法。今年7月14日,外研社與京港地鐵聯合創辦的4號線兒童大學開學授課,學員為3歲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朋友。
據了解,為4號線兒童大學授課的公益教師均為國內的學者、專家。兒童大學的課堂意在通過孩子們與學者的交流,激發他們的探索、求知欲和進取心、公益心。此前,4號線兒童大學課堂已在圓明園開講,40名孩子在“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南京大學姚遠博士的帶領下,探尋了圓明園知名景點的故事。
4號線兒童大學首期課堂主題主要集中在文化領域?!爸远ㄎ挥谖幕?,一方面我們想讓青少年更加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另一方面,北京又有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號線兒童大學項目工作人員陳薇說。
給孩子們上完課后,王軍發現,這些孩子對文化、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對事物認知的深度和廣度超過了自己的想象?!氨热?,當我講到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被毀的事件時,孩子們都發出惋惜的聲音?!蓖踯娬f。
在蔡劍峰看來,要對孩子們的想象力予以呵護?!昂⒆拥乃伎挤绞胶统扇瞬煌麄兂錆M奇妙的想象力是上天賜予兒童最寶貴的禮物。無論是父母,還是兒童大學里的教師,都要努力去理解孩子們的天地,小心翼翼地守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給這些童趣、天真的問題以滿意的答案?!?nbsp;蔡劍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