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舞蹈教室”在冀遍地開花
6月23日,由中國舞協、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教育廳、省團委、省婦聯主辦的“新農村舞蹈教室”教學成果展演活動在河北石家莊舉辦。來自省內各市縣的近200名小朋友表演了《窗前大紅花》《春曉》等新農村舞蹈美育教材舞蹈共15個節目。演出結束后,中國舞協一行還到河北深澤縣考察當地的“新農村舞蹈教室”活動開展情況。在王場小學,孩子們表演了志愿者老師張志波指導的舞蹈《幸福娃》《升旗儀式舞》等。專家對孩子們的表演給予了點評,并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快樂成長。
“新農村舞蹈教室”是中國文聯、中國舞協重點文化惠民項目“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推行的一種新工作模式:在縣以下農村小學建立“新農村舞蹈教室”培訓點,選派專業舞者或編導擔任志愿者輔導教師進行舞蹈教學,在此基礎上,在農村中、小學成立舞蹈隊,用一年左右的時間,編創一個具有當地民俗文化特色的舞蹈作品,于次年舉辦“成果匯報展演”。河北省是繼安徽省之后的第二批“新農村舞蹈教室”示范省,于2012年4月啟動“新農村舞蹈教室”,至今已在全省13個農村小學設立了舞蹈教室,規模最小的26人,最大的125人。
“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從2006年開始實施,并于2007年由中國文聯、團中央、全國婦聯正式啟動。至今已在29個省區市開辦了175個教師班,培訓農村教師5808人,在3個省份建立了57個“新農村舞蹈教室”示范點,數千萬農村孩子從中受益。
中國文聯副主席楊承志和馮雙白、李軍等出席活動并觀看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