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天山南北——中國美術作品展”開幕。圖為開幕式現場。中國文藝網 段澤林 攝
11月12日,初冬的北京略帶寒意。而中國美術館卻因為新中國美術史上首個新疆主題美術作品展“天山南北——中國美術作品展”的隆重舉行顯得暖意融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司馬義·鐵力瓦爾地、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出席展覽開幕式。朱維群、翟衛華、趙實、胡振民、李屹、馮遠、楊承志、胡偉以及董偉、劉大為、吳長江等也出席展覽開幕式。
本次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黃胄美術基金會共同舉辦。展覽從策劃到組織藝術家赴新疆寫生,至最后舉辦展覽,前后歷時兩年有余。由老一輩美術家創作的新疆主題經典作品和新時期以來當代名家表現新疆新貌的精品力作,以及由中國美協組織畫家赴新疆寫生創作的新作組成的300余幅展覽作品,回顧和總結了60余年來新疆題材美術創作成就。
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發端至今,少數民族題材美術創作在中國現代美術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中尤以新疆、西藏、青海、廣西、云貴、內蒙古等少數民族集中的地域最為引人入勝。為籌備本次展覽,同時推動民族融合、文化繁榮,中國美協分別在2010年6月、2010年9月、2011年6月以及7月組織藝術家赴新疆寫生。而為預熱本次展覽,2010年11月20日,“陽光新疆——新疆美術寫生匯報展”曾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成功舉辦,展覽展出了70多位藝術家的260余件寫生作品,是中國美協2010年兩次組織美術家赴新疆寫生的成果匯報,也為“天山南北——中國美術作品展”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基礎。
無論是塔里木河畔的維吾爾族農民,還是天山深處的哈薩克族牧人,抑或是帕米爾高原上的塔吉克族老鄉,也無論是耄耋老者,還是垂髫童稚,形象俊美、體態魁梧的新疆人民成為畫家樂于表現的對象。而與美術家在西藏主題美術創作中喜歡表現永恒與靜穆不同,新疆題材的美術作品大多具有一種生命的躍動與歡愉之美。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曾兩次進入新疆的韓樂然,向觀眾展示了維吾爾族的生活細節與熱情、歡快的民族性格。具有新疆情結的黃胄,更是以創作中人物新、意境新、手法新而享譽畫壇。多次入疆的劉秉江說,“新疆是一塊迷人的土地,我一直都很向往,多年來一直在畫新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稱“新疆是藝術創作的富礦”。近十次入疆寫生的他,也被畫界給予了“勤勞的礦工”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