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戲曲、美術、曲藝、雜技等藝術門類
舉辦多場
大型文藝活動
這些展演和展覽活動
呈現出青年藝術家的時代風采
展現他們充滿活力的藝術創造
以及對前輩藝術家藝德、技藝的傳承發揚
戲曲
崇德尚藝承師德
傳承創新揚國粹
7月18日至22日,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國劇協共同主辦的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戲曲武戲、丑戲)展演”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辦。來自全國各地、各戲曲劇種的30余位優秀青年演員,攜戲曲藝術武戲、丑戲經典折子戲亮相首都戲劇舞臺,向廣大觀眾和戲曲愛好者展示精湛技藝、展現國粹魅力。
京劇《金翅大鵬》 朱凌宇飾演金翅大鵬
這次展演群英薈萃、百花齊放,各個行當爭奇斗艷、相互交流。參與演出的京劇武生演員朱凌宇表示,此次展演集結了武戲、丑戲行當的青年才俊,大家在舞臺上的表演異彩紛呈、各顯神通。不僅讓觀眾大飽眼福,連連發出“演繹者技藝絕絕子”的贊嘆之聲,同時也令不同行當的演繹者展開切磋交流。朱凌宇在這次展演中表演的劇目是京劇《金翅大鵬》,他在舞臺上英姿颯爽、靈動自如,博得臺下觀眾陣陣掌聲。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回憶年輕時從藝經歷時,朱凌宇感嘆,盡管當初十分艱苦,但他還是感謝京劇事業。在前輩的提攜、指導、關懷、幫助下,作為“后浪”的他經過艱苦的訓練和舞臺的檢驗,成長為傳承國粹的詮釋者,崇德尚藝的傳承者、守正創新的演繹者。
京劇《十五貫·訪鼠測字》 談元飾演婁阿鼠
在京劇《十五貫·訪鼠測字》中飾演婁阿鼠的京劇丑行演員談元,通過現場夸張生動的表演讓臺下觀眾笑得前仰后合,同時也令直播間內的粉絲不停地發出“233333”(大笑)的贊嘆。在回顧自己的從藝之路時,他感慨能在戲曲舞臺堅持下來并贏得觀眾的掌聲,是最幸福的事情。在近26年的職業生涯中,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與很多戲曲演員一樣,他也想過要轉行從事其他行業。但正是戲曲前輩不斷地鼓舞、激勵,他才在自己所愛的京劇行當堅持下來。在這期間,談元感悟到老一輩戲曲藝術家“戲比天大”的敬業精神、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不忘初心的傳承精神。他們對國粹藝術的執著,一直激勵著談元在藝術追求上日臻完善,他表示要從老一輩手中接過戲曲傳承的接力棒,持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術
捕捉時代新氣象
探索美術新思考
7月25日至8月4日,由中國文聯、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七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在浙江展覽館展出。本次展覽體現出當代青年藝術家對時代的感悟、對社會新氣象的捕捉、對藝術發展的思考與探索。展覽展出的青年美術作品,體現出豐富、多樣、活躍的創作思維和創造精神。
青年美術家封治國
參加本次美展的青年美術家封治國表示,全國青年美展和全國美展一樣,在國內美術界具有巨大的導向作用,作為當代中國美術創作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全國青年美展對青年美術家的創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封治國從小對美術抱有極大的興趣,他自幼喜歡畫畫,在后來求學、工作過程中,他把自己對繪畫的興趣轉變為帶有獨立思考的創作風格,他表示只有不斷思考藝術史中的重要命題、探索個人創作和時代發展的關系,持續保持對繪畫本真的初心,保持對美術自身的熱愛,才能不斷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青年美術家封治國
談及美術前輩對自己創作的影響時,封治國表示在他人生的不同階段,遇到過許多良師益友。有一些稱得上“大神”級別的美術前輩,都醉心執著于美術事業,許多人眼中業內yyds(永遠的神),他們的人品、學問和修為,是其在藝術上取得造詣的重要保證。美術前輩在知識上的積累和人格上的修煉,深刻影響著封治國,不斷激勵他創作出更多佳作。
曲藝
尊師重道守傳統
知行合一重實踐
7月27日至29日,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國曲協共同主辦,主題為“喜迎二十大 說唱新時代”的“藝苑擷英——2022年全國優秀青年曲藝人才展演”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位曲藝家和優秀青年曲藝演員在3天時間里為觀眾奉獻了3場精彩演出,充分展示出新時代青年曲藝人才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扎實精湛的藝術功力。
高曉攀、劉明遠合作表演相聲作品《說學逗唱》
參加展演的相聲演員高曉攀認為本次展演提供了一次絕佳的契機,在當前舞臺表演陷入停滯的情況下,廣大優秀青年曲藝演員登臺演出,使許多觀眾有機會到現場觀賞,這種感受與他們在屏幕前觀看表演截然不同。臨場觀演會真真切切體會到曲藝舞臺的魅力,同時也拉近表演者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展現舞臺藝術的生命力。
本次展演中,與高曉攀合作表演相聲作品《說學逗唱》的劉明遠也表示,現場演出不僅使觀眾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演出氛圍,同時也讓同一門類的曲藝表演者得到觀摩切磋、相互交流的學習機會。
高曉攀、劉明遠合作表演相聲作品《說學逗唱》
兩位相聲演員也回顧了各自的從藝經歷,都認為是興趣讓自己走進這一行當。談及相聲界的前輩,高曉攀講到“尊師重道”的傳統,前輩“傳道、授業、解惑”,后輩學習、傳承、發揚藝術品格和技藝。要堅決抵制當下虛無渺茫的“粉絲”經濟以及亂象橫生的“飯圈”文化,讓“尊師重道”的藝德在曲藝領域發揚光大,不斷傳承。劉明遠在回憶自己最初學習相聲的經歷時說道,他的啟蒙老師認為學習相聲要注重“一熏、二悟、三實踐”,要對相聲時刻保持敬畏之心。表演相聲不僅要給舞臺下的觀眾帶來笑聲,演員自身也要對相聲這個曲藝行當展開思考,只有做到知行合一,相聲這門藝術才會不斷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雜技
不忘初心學絕技
持之以恒強絕活
7月15日至16日,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國雜協主辦的“藝苑擷英——2022年全國優秀青年雜技人才展演”在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團民族劇院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雜技健兒紛紛亮出“拿手絕活兒”,技與美令人驚艷,充分展示出新時代我國雜技事業蓬勃發展的活力。
管利寅表演雜技節目《靈喚·多維幻想·集體球技》
青年雜技演員管利寅在本次展演中表演了雜技節目《靈喚·多維幻想·集體球技》,他的精彩演繹讓觀眾贊嘆不已。作為00后新生代的管利寅“人小志氣大”,他希望通過展演讓雜技藝術走進千家萬戶。在回顧自己的從藝經歷時,管利寅表示是雜技藝術讓自己磨練出堅毅的品質,它“致敬”了自己的青春,這是一種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生命的人生歷程。
管利寅表演雜技節目《靈喚·多維幻想·集體球技》
雜技基本功訓練雖然枯燥乏味、緊張危險,但在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的磨練后,總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些默默無聞的日子終將迎來舞臺上的喝彩,對于管利寅來說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談到雜技前輩時,他不無感慨地表達出對前輩的敬意,是他們將這門藝術,從街頭表演,帶到了響當當的藝術殿堂,同時又帶出國門,走向五湖四海。前輩們的藝海生涯給管利寅最大的感悟是“不忘初心,持之以恒”,他也希望自己能和前輩一樣,成長為真正的雜技藝術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青年是事業的未來。只有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我們的文藝事業才能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要識才、愛才、敬才、用才,引導青年文藝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勵他們多創新、出精品,支持他們挑大梁、當主角,讓當代中國文學家、藝術家像泉水一樣奔涌而出,讓中國文藝的天空更加群星燦爛。”今天,青年藝術家們通過創作優秀文藝作品、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用實際行動回應總書記對青年文藝工作者的殷切期盼。未來,他們將在時代賦予的新機遇中,創造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