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普及,國家大劇院再“給力”
暑期來臨,國家大劇院再次“給力”藝術普及,面向普通大眾和廣大青少年的各類藝術普及教育活動相繼亮相:7月12日,一年一度的“走進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暑期高雅藝術體驗活動”如約開幕,至8月31日共44天的時間里,每周二至周日每天將安排5個時段的活動和演出向進入國家大劇院的公眾開放,預計將達220余場;7月23日至30日,第三屆“漫步經典”系列音樂會不僅將聯合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呈現6場不同主題、精彩紛呈的音樂會,更主打“普及牌”,分別以現場演出、場外直播和城市大屏幕同步播放等形式滲透到北京的每一個角落。
敞開殿堂:藝術游樂新體驗
7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舞蹈演示及體驗活動正在舉行。作為今年“走進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暑期高雅藝術體驗活動”的開幕活動,它同時還有一個喜興的名字,叫做“舞蹈戲曲喜相逢”,為“小小音樂會”、“音樂走近你我他”、“室內樂表演”、“舞蹈戲曲喜相逢”4個板塊體驗活動的其中之一。據介紹,“小小音樂會”將包括鋼琴獨奏等器樂表演,“音樂走近你我他”將包括“魔力打擊樂”、“音樂游園會”、“孩子們的歌劇”和“快樂的琴弦”4個系列,用音樂游戲的形式,向小朋友們介紹各種樂器和音樂知識;“室內樂表演”意在展示民樂小合奏、銅管五重奏、弦樂四重奏、木管五重奏等經典室內樂表演形式,而“舞蹈戲曲喜相逢”則將給觀眾帶來昆曲、芭蕾和民族民間舞蹈的知識講解、專業示范及現場學習等別樣的體驗。
在此期間,除國家大劇院常設展外,還將有“素描大師——李嵐清素描作品展”、“歲月留聲——紅色音樂經典專題展”、“舞·影——國家大劇院現代舞蹈攝影作品展”、“京劇大師馬連良藝術生平展”、“森林之歌——祝大年的繪畫藝術展”和“苗嶺飛歌——苗族音樂文化展”6場主題各異的藝術展相繼開幕。
漫步經典:打破“圍墻”求推廣
7月13日,國家大劇院特意舉辦新聞發布會為即將開幕的第三屆“漫步經典”系列音樂會“吹風”。“經典+打破圍墻”已是老傳統,但今年的“漫步經典”亮點似乎更具有了大眾的色彩:一是“經典”更加絢麗多彩,從金色經典交響之夜、白色華麗歌劇之夜到藍色浪漫華爾茲之夜,從綠色俏皮波爾卡之夜、橙色熱門返場曲之夜到紅色民族風情之夜,力圖“漫步”求全,涉及交響曲經典樂章、輕歌劇選段、華爾茲、波爾卡和民族風情作品等,把特色牌打得風情十足。二是場外造勢更“生猛”,雖是延續傳統,卻是真正地把打破“圍墻”進行到底,除了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將直播外,從中關村到王府井,從天安門廣場到北京火車站等場所,都有戶外大屏幕同期直播。
在國外,從柏林的森林音樂會到倫敦的逍遙音樂會,古典音樂以不同形式走出大雅之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樂迷觀眾,也成為所在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為了在北京打造類似的音樂品牌,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和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一度曾頗費籌謀,最后形成的方案也全是為了“普及”:多樣化的曲目和主題選擇,多元化的傳播出口。
選擇在暑期舉辦“漫步經典”系列音樂會,陳佐湟直言,是因為“暑假期間,學生們、年輕人會有更多時間,可以參加課外活動”,而“為推動交響音樂的發展,每個國家都把目光投在年輕人身上,因為這是藝術得以持續發展的未來的動力和希望”。同時他表示,跟柏林、倫敦的此類音樂會相比,“我們還太年輕,還要在許多地方打補丁,要成為品牌經典,需要許多音樂家的努力,但我相信,‘漫步經典’會煥發出持久、頑強的生命力,最終成為一個被廣大觀眾真正喜愛的活動”。北京交響樂團團長譚利華也認為,以豐富多彩的舞臺,體現文化的內涵和深度,“漫步經典”的做法,是普及藝術的很好形式。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