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信托井噴 發行規模達55億
據《金融投資報》報道,在投資市場上,只要一有熱點投資者便會奮力追捧,當然在藝術品投資市場上也不例外。記者發現,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介入藝術品市場,藝術品信托就以一種別樣的姿態吸引著一撥另類資金。
發行規模去年猛增6倍
去年,我國藝術品信托迎來了最快速發展的一年,其規模和數量上均呈現爆發式的增長。據用益信托工作室近日發布的《2011年藝術品信托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國內信托公司共發行藝術品信托產品45款,比2010年增加35款,增幅達350%。2011年藝術品信托發行規模為550075.5萬元,比2010年75750萬元的發行規模增長626.17%。從參與的發行信托產品的公司來看,2011年共有18家信托公司,而2010年僅有國投信托和中信信托兩家公司參與了藝術品信托產品的發行。
數據顯示,2011年藝術品信托的平均期限為2.18年,較2010年有所下降。2011的平均收益率為9.86%,較2010年有所上漲。用益信托分析師認為,負利率下普遍存在的加息預期使得投資者青睞短期產品,以致信托產品期限普遍縮短。另外,去年連續幾次加息已使得信托產品收益率隨之水漲船高,藝術品信托也不例外。
投資方式更加多元化
記者發現,雖然我國的藝術品信托市場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近兩年創新速度非常快,其投資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基本上可滿足不同投資人的需求。
從收益類型來看,2011年藝術品信托主要由分層型、浮動型、固定型和基礎+浮動型四種類型組成;從期限類型來看,雖然仍以單一型為主,但已有部分產品設置了開放期可供投資者申購贖回信托份額,增加了產品的流動性,也更好地契合藝術品的投資周期;從資金運用方式來看,除了原有的權益投資、其他投資和組合運用方式這外,還增加了一種貸款方式;從投資標的來看,除了投資于書畫作品、陶瓷和瓷器外,還有投資于翡翠、紅木、壽山石、印章印石和犀角象牙雕刻等藝術品的產品發行;從發行地來看,雖仍以北京、上海等東部地區為主,但中部和西部地區也有藝術品信托發行。像在2011年,西安、武漢、南昌、合肥、貴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和重慶等中西部地區信托公司也參與到了藝術品信托的發行中來。
有望成為投資新亮點
用益信托分析師雷雯雯認為,在藝術品市場持續升溫的情況下,隨著藝術品信托產品不斷豐富,以及投資方式的多元化,藝術品信托有望成為藝術品投資領域的一個新亮點。雖然目前國內藝術品信托仍然是小份額市場,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非常大,因此對國內的發展勢頭不容小覷。雷雯雯預計,2012年藝術品信托的發行仍將保持增長態勢,速度可能會有所放緩,但在產品交易結構的設計上,以及風險控制措施方面將會有更多的創新。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大量資本不斷涌入的同時,也在不斷積累著風險。這主要是因為藝術品市場本身是一個風險高度聚集的市場。首先,藝術品估價存在著很大不確定性。目前業界未有一個公認的、權威客觀的藝術品鑒定機構,很難百分之百地保證藝術品的正確評估。其次,藝術品信托退出途徑存在風險。藝術品信托最終要兌現價值需要將所投資的藝術品變現。然而藝術品變現是個系統問題,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藝術品的變現。第三,藝術品市場制度不健全,產品信息披露不透明,一旦遇到投資糾紛如何保護投資者利益就成為問題。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