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春拍亮出218件書畫精品
時間:2013年05月09日來源:北京日報作者:陳濤
一幅書畫作品的背后很可能掩藏著一段歷史,行將開拍的嘉德春拍書畫專場就匯集了諸多這般往事。昨起至明天,作為此次春拍的預展,“惠風和暢─耕華堂藏百年書畫集珍”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展出。此次展覽共有作品218件,其中,畫作118件,書法100件,堪稱呈現了一部微縮版近代史。尤為難得的是,這些作品均為首次集中公開面世。
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些名流政客喜歡收藏字畫,他們與當時的書畫大家往來贈與,留下一段段史話。諸如,齊白石1924年寫贈吳佩孚《詠菊噙香》,畫面上還存留有同樣為大畫家的陳半丁所作題跋。此時的白石老人已在京城定居,且與陳半丁為相識好友,而受贈者吳佩孚當年成為《時代》雜志封面的首位中國人,一幅畫見證了時局的飄搖與三人的風華。
如果說《詠菊噙香》尚難辨識是因為作者與上款人確實興味相投,還是礙于情面而作,那么豐子愷寫贈國民黨耆老武葆岑之作《仰不愧于天》,便可確證為因仰慕而相贈。畫面題寫“仰不愧于天”語出《孟子·盡心上》,講君子之樂,可見當時在民國政府中擔任要職的武葆岑是豐子愷眼中的君子,另外,題款中還有“林青(注:武葆岑字林青)先生發此語且身體力行之”字樣。
溥心畬寫贈毛人鳳的《盤峽松風》,背后同樣隱藏著一段歷史。據傳,民國人物毛人鳳曾親往溥心畬家中轉達宋美齡想要習畫的意愿,且在其過世后,他的墓表與墓志銘皆出自書法大家于右任之手。
這批“久居深閨”始現身的作品,還包括徐悲鴻1935年題贈李平衡就任國際勞工局理事所作的《喜鵲翠竹》。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蔣兆和于1962年寫贈友人的《春耕圖》,該作品中呈現出的陽光與笑顏,在畫家的其他作品是難得一見的。
(編輯: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