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聯”藝術品交易模式為何夭折
全美聯展售的白伯驊作品
編者按:近幾年,隨著我國藝術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藝術品投資的模式也不斷花樣翻新。在看到這些交易模式的創新之處之外,人們也應當看到,有很多所謂的創新實際上是脫離了藝術品市場本身,演變成了金錢游戲,這樣的所謂創新顯然不利于市場的發展,有些更是對市場的正常秩序產生了影響。對于這種情況,2011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決定》明確提出整頓清理文化產權交易所,并對將藝術品拆分成“權益份額”的交易模式進行整頓。2011年12月,文化部也發布了《文化部關于加強藝術品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切實貫徹執行國務院發布的《決定》,禁止藝術品經營單位將藝術品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將藝術品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掛牌交易等。藝術品市場的根基還是藝術品本身,在面對日益紛繁的熱錢時,人們還是要睜大眼睛,學會分辨。本期刊發的文章,正是對一種藝術品交易方式創新進行的分析,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今年5月,一家名為“全美聯藝術品交易中心”的機構高調加入了藝術品投資創新大軍中,推出了全國首創的藝術品投資“首付+保函”模式,在藝術投資圈中引起了廣泛關注。
全美聯開創新模式
中國藝術品市場成型已歷經數年,但迄今為止仍有三大壁壘制約著行業發展,即贗品頑癥破壞行業聲譽,定價混亂擾亂市場秩序,買入易而賣出難。因此,市場各方都在探尋各類新的參與模式,于是不少新型的藝術品投資渠道應運而生。
今年春節之后,全美聯藝術品交易中心加入藝術品投資創新大軍中并于5月在北京試營業,推出了全國首創的藝術品投資首付+保函模式。當時,全美聯總裁師麒盛介紹稱,該中心的藝術品投資遵循了杠桿投資原則,即投資者只需首付10%,即可訂購藝術大家的作品,余額由全美聯墊付,且此后作品升值的收益全歸買家。其間,客戶雖然不擁有藝術品的所有權,但是可以優先認購。在3年期內,若藝術品貶值,客戶還可要求全額退款,3年內藝術品未售出,客戶除享受全額退款外還可以得到投資金額30%的補償。
另一方面,師麒盛當時還介紹通過銀行保函實現了藝術品投資保值,即在全美聯預訂展所售的作品均會開具銀行的等額退現保函。全美聯將等額資產抵押給銀行,銀行對全美聯所售藝術品開具保函提供擔保,意味著全美聯承擔了藝術品的貶值風險。3年后,如果藝術品貶值,客戶可持保函到銀行兌現。為保證銀行保函所承保作品的真實性,每幅作品還會開具防偽證明,承諾藝術品保真。
全美聯對外宣稱的新業務還包括超級畫廊運作模式,即推薦客戶參照雅昌藝術網選出的國畫、油畫、書法、雕塑等領域最具潛力的500位藝術家,通過藝術品一級市場的銷售提成方式來盈利。師麒盛透露,全美聯與藝術家的合作并不是直接給藝術家支付報酬,而是幫助藝術家銷售作品,同時獲取銷售提成。顧客首付的10%資金由全美聯暫時代管,當藝術家授權全美聯簽署預訂確認書時,藝術家將該首付款作為全美聯應得的傭金。
新模式遭變故
不過,正當大家都覺得全美聯的模式看起來很全很美時,僅在短短一個月內,全美聯的首付模式即告夭折,銀行保函模式也遭遇變故。
在全美聯的官方網站上,“全美聯將大力推廣預訂模式,預計首年交易額將達到100億元”的宣傳語雖然依然在列,不過,近日筆者獲悉全美聯已暫停了首付模式并稱正根據市場情況在做新的戰略選擇。
其實,在首付模式推出之初,就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擔憂,即如果抬高藝術品的標價,那么當前的價格已透支了未來很多年后的價格,如此豈不是殺雞取卵,封死了今后的升值空間。因此,可以推斷,首付模式的初衷很好,但藝術品投資風險很大,全美聯原設定的10%首付底線偏低,等于將風險都歸到自身,必然出現無法周轉的情況。
6月4日,在全美聯發布的“關于全美聯藝術品交易中心涉及對某銀行業務誤導宣傳內容的更正聲明”中稱銀行并非《藝術品銷售合同》的直接責任人,也不承擔因《藝術品銷售合同》項下發生的因貶值、贗品等而導致損失的一切風險,且銀行出具保函的生效日期,為顧客支付全部藝術品總價款的3年后,保函的實際有效期為3個月并非為3年。對此,全美聯方面稱,3年并非保函中約定的時效,而是全美聯投資顧問建議的投資期限。從保函的實際有效期被延長也可以推斷出,銀行監管和資產抵押的引入無疑放大了交易風險,因此,如果說全美聯的營銷模式會掀起藝術品交易的春天,可能為時尚早。
“超級畫廊”難保真
同樣,“超級畫廊”運作模式中推薦的500位藝術家中,各級美協、書協理事占比近一半,美院教師占比近1/3,而目前市場上活躍的當代前衛藝術家幾乎都缺位。過于單一的類型,似乎不能反映當前藝術品市場真正的投資客體和投資價值。此外,出臺這500位藝術家的依據也是參考了國內專業媒體的數據,但目前國內很多數據往往具有水分,因此全美聯這份宣稱“具有最高學術和投資價值的名單”,其本身的權威性也受到了質疑。
近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上頻頻傳出天價,但能拍出天價的往往是知名藝術家的精品、代表作,其創作的許多應酬之作其實并沒有明顯升值。因此,即便全美聯提供的藝術品盈利收益表中綜合了這位藝術家的各類作品,但藝術家的每幅作品是否都能升值也值得推敲。
平安證券客戶經理王彪表示,投資的收益來自于投資物所產生的財富,而投機的收益,是來自于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因此,假如投資者買入了一種不會產生任何類似利息的收益商品并指望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的話,那么,不管是什么樣的商品,風險最終都要轉嫁到某一方。“藝術品就是如此,不會有絕對安全的投資,否則就是一場博傻的游戲。”王彪說。
亟須第三方保險
筆者發現,目前全美聯的網站還只是一個簡單的框架,諸多板塊并未得到充實。隨著全美聯首付模式的取消及保函模式的變更,坊間開始擔憂全美聯的模式,甚至有質疑其為變相集資的說法。
對此,一位專業從事財產保險的業內人士表示,無論出于什么目的,藝術品交易都需要有文化商的介入,藝術品交易平臺也需要一定的生存利益空間及相關法律的配套。藝術品領域的投資風險很高,因此全美聯這種高風險創新模式的探索,必然會遭遇很多困難。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對藝術品市場至關重要的是允許風險轉移。國外藝術品保險有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從藝術品估值到拍賣、運輸、儲藏、保養、維修和修繕,每個環節都由專業的商業公司完成。因此一旦出現問題,修繕由專業公司完成,具體金額也可向保險公司理賠。在此基礎上,還有再保險機構來幫助保險公司和投資者共同承擔風險。但目前國內有公信力的評估機構依然缺位,藝術品保險配套也幾乎是空白。因此,在當前國內市場,要想在藝術品金融領域做出一些新的突破,必須要有第三方保險機構的加入。
就在全美聯首付模式夭折的同時,由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全球文化資本財富中心與鄂爾多斯文化產權交易所共建的國際藝術綜合交易平臺在北京亮相。宣傳稱,該平臺將在國內首推藝術品投資新模式,其中就包括了藝術品投資分期付款及包退模式。
(編輯: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