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名士墨寶拍場受追捧 存世真跡以書信為主
宋元時期是中華古文明燦爛的發展階段,書法藝術更成為文人普遍的愛好。從秦漢的開拓,到魏晉的升華,再到隋唐的繁榮,到了宋元時期,書法的豐潤無疑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今年匡時秋拍中出現的元人《瑞鶴詩》書法手卷(見圖,局部),匯集了閻復、家之巽、張楧、牟應龍、方回、杜道堅等元代名士的墨寶,不僅是一件重要的歷史文獻,也是中國書法史上里程碑式的經典巨制。
《瑞鶴詩》手卷長8米,蔚為大觀。通篇分為序文和詩兩部分,序為總論,述所作瑞鶴詩緣由,詩則七字一句,記敘細節,朗朗上口,為元代著名文臣閻復奉元成宗詔命作詩,頌揚一代道教宗師張留孫為蒼生祈福。諸位唱和文壇名流亦均是元代著名的詩人、詩論家,手卷中一直未曾現世的詩文內容無疑為元代文學史再添錦繡一筆。同時手卷中的隸書中滲入篆書結體,又以楷書筆法加蠶頭雁尾,井然之中透出濃濃古意。這充分反映了元代書壇上的復古傾向及其成就,是后人研究隸書發展的珍貴實物資料。
宋元時期距今已經有七八百年,存世的名士墨寶真跡不多,基本以書信為主(就是“書札”)。不久前舉行的第四屆“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上,元代東吳士人領袖鄭元祐等人的《行書詩翰尺牘》,是經過明代文人書法家張弼鑒藏、考證而集成冊的,其中包括趙孟頫、倪瓚、陳基、兀顏思敬、楊翥等著名文人畫家的手札,是研究元代文人思想、藝術價值觀的重要文獻。
近年來,宋元時期名士墨寶紛紛出現在拍賣市場。今年秋拍,中國嘉德推出的《宋元翰墨》專場拍賣中,除了有像趙孟頫、倪瓚這些公認的書法大家的作品外,還有宋代名將宗澤、元代著名道士張雨的書作。還有一些人在歷史上僅僅留下一個名字,但是由于他們的墨寶反映了那個時期的一段史實,加上經過許多名家的遞藏,也受到市場追捧。如劉繼益《致叔方學士札》冊片就是經明代文史學家王士貞、古書畫鑒定專家張珩及著名收藏家張文魁的遞藏,而受到藏者喜愛,即使劉繼益的生卒、行狀均不詳,這幅冊片估價依然達500萬至800萬元。
(編輯:system)
· | 明信片收藏逐步升溫 早期片備受市場追捧 |
· | 清道光御瓷精品亦受追捧 |
· | 家在富春山 心在書藝間 |
· | 廣告時代的書法評論 |
· | “墨戲”中的生命與文化底蘊 ——談作家書法的人文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