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收藏的兩套清代壽屏
《恭祝皇清太學生濬公張年兄八秩榮壽序》(局部)
《鄉飲介賓紀卿王公九秩榮序》(局部)
壽屏是舉行賀壽儀式時送給壽主的禮物,是明清時期官宦富貴之家交往應酬的一種高規格的禮儀。壽屏做工考究,裝飾華麗。正面多為賀壽文,稱為“榮壽序”;序的末尾多題寫祝壽者姓名、籍貫、科舉功名、官銜職位及與壽主的關系等。
筆者于上世紀90年代先后收集了5套清代壽屏,其中嘉慶十三年《恭祝皇清太學生濬公張年兄八秩榮壽序》的撰書者為昌邑先哲翟德先,光緒十三年《鄉飲介賓紀卿王公九秩榮序》的書寫者為濰縣先哲郭育才,均具有很高的文獻與藝術價值。
《恭祝皇清太學生濬公張年兄八秩榮壽序》壽屏原裝裱于12面屏風上,另一面為12幅山水畫。壽屏單幅寬57厘米,長157厘米,白宣紙本,正文行草書,文后為“親友”姜鏷等50人、“族人”張九思等27人姓名。由壽序內容可知,該序主人張濬為昌邑人。壽屏的撰書人翟德先亦為昌邑人,光緒三十三年本《昌邑縣續志》卷五《人物·文學》有傳。傳曰:“翟德先,字祗臺,石埠人。中嘉慶辛酉順天第三名舉人,連捷進士。學問淵博,文宗名家。著有《蝶階百詠》。初宰高陽,自以絀于吏治,改泰安教授,與諸生講論不倦,成就者多。卒于任。平生著述多留任所,無由采取,僅存《百詠詩序》。”光緒年間纂修《昌邑縣續志》時,翟德先的文章即無由采集,當時看到的《百詠詩序》也已散失,故這篇《恭祝皇清太學生濬公張年兄八秩榮壽序》可以說是現知翟氏唯一的存世文章。另外,其書法通篇雄壯恣肆,筆墨俱妙,亦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鄉飲介賓紀卿王公九秩榮序》壽屏共12幅,單幅寬39厘米,長180厘米,紅宣紙本。正文楷書,文后為“舉賀”翟奎文等10人、“闔學”王建封等10人、“親友”張克讓等90人、“鄉眷”翟六合等40人、“族人”王五桂等40人姓名,尾署“龍飛光緒十三年二月初四日谷旦”。由“闔學”署名“王建封、于浚川、初星海”等均為昌邑人推測,該序主人王紀卿應為昌邑人。由序文中“余與公誼系鄰村”可知,該序的撰文者張匯堂也是昌邑人。該序的書寫者為郭育才,字木初,號升生,濰縣人,出身書香世家,光緒甲午恩科二甲第四十名進士,朝考二等,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兵部主事,受派辦理安徽六安州霍山縣教案,事后,安徽巡撫奏薦任池太同知,調任郵傳部郎中,襄辦全國船政,生性恬靜嚴謹,為官清正廉潔,為人稱道,工書法,精魏碑,晚年益蒼秀婀娜,曾寓居上海,擅名一時,卒年七十五。該幅作品是存世不多的郭育才早年工楷書作,通篇以趙體為主,一絲不茍,由此可以窺見其楷書功底和早年書風。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