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九龍壁
時間:2012年01月29日來源:作者:

九龍壁

九龍壁
九龍壁
九龍壁位于紫禁城寧壽宮區皇極門外。壁長29.4m,高3.5m,厚0.45m,是一座背倚宮墻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寧壽宮時燒造。
壁上部為黃琉璃瓦廡殿式頂,檐下為仿木結構的椽、檁、斗栱。壁面以云水為底紋,分飾藍、綠兩色,烘托出水天相連的磅礴氣勢。下部為漢白玉石須彌座,端莊凝重。壁上9龍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強的立體感。縱貫壁心的山崖奇石將9條蟠龍分隔于5個空間。黃色正龍居中,前爪作環抱狀,后爪分撅海水,龍身環曲,將火焰寶珠托于頭下,瞠目張頷,威風凜然。
陽數之中,九是極數,五則居中。“九五”之制為天子之尊的重要體現。整座影壁的設計,不僅將“九龍”分置于5個空間,壁頂正脊亦飾9龍,中央坐龍,兩側各4條行龍。兩端戧脊異于其他廡殿頂,不飾走獸,以行龍直達檐角。檐下斗栱之間用九五45塊龍紋墊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蘊含多重九五之數。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