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再造新輝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藝事業取得的成就和經驗
      http://www.858835.com    2010-07-09    作者:    來源:中國藝術報

      豐 收(新疆兵團文聯黨組書記) 李光武(新疆兵團文聯主席)

          “嘩啦啦的黃河水,日夜向東流……大開放的號角在新時代吹響……”斗轉星移、世紀交替。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88團走向全國的歌唱家王宏偉這曲《西部放歌》唱響大江南北,映證著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大幕已經拉開。從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文學藝術事業伴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開始了再造兵團文藝事業新輝煌的實踐。10年磨一劍,回望新世紀前10年兵團文學藝術事業的發展歷程,可謂是成績喜人,成就輝煌。

          西部大開發實施10周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文學藝術工作,是在繼承軍隊文藝工作傳統的基礎上,隨著兵團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如今,兵團文藝已成為兵團各族職工群眾屯墾戍邊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團文藝是兵團精神的火炬和職工群眾奮進的號角,它擔負著弘揚兵團精神、發展先進文化、塑造兵團形象、鼓舞兵團人士氣、提升兵團“軟實力”和兵團文化競爭力的重任,在兵團的各項建設事業中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兵團文藝事業取得的主要成就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著光榮的軍旅文化積淀,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許多文藝作品不僅在全軍全國產生影響,不少作品還被介紹到國外。鄧普創作的反映駐疆部隊參加農業生產獲得小麥大豐收的報告文學《一百零八個日日夜夜》,被蘇聯《真理報》譯載,綦水源的短篇小說《種籽》,曾明了的《秀女》《貓事》等一批反映兵團生活的文學作品被譯為英、法、匈、日等外文介紹到國外。王剛取材于兵團工一師的長篇小說《英格力士》出版后,很快被翻譯成英、法、韓、意等國文字和漢語繁體字文本出版,向國外和港、臺及華語地區發行。在兵團的文學作品走出國門的同時,兵團的藝術產品,也在逐步進入國人的文化視野。孟憲治原著,兵團文工團演出的四幕話劇《千秋功罪》,把國民黨愛國將領陶峙岳將軍在黨的政策感召下,率部起義的歷史壯舉搬上舞臺。韓天航的電視連續劇《戈壁母親》敘述了一個兵團人在中國西部高地上生存與發展的故事。戈壁母親的身上折射出了人性的崇高和人生的精彩。兵團有7個專業文藝表演團體,都是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傳播友誼的文化載體。

          兵團成立后,由兵團作者創作的大量反映兵團“鑄劍為犁”、“屯墾戍邊”的文學作品和藝術產品問世。進入新時期后,兵團文藝的發展,首先是詩歌的異軍突起,出版了大量具有影響力的詩集;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創作碩果累累;舞臺藝術創作、影視劇創作也有很大成就,許多作品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這一時期,兵團的美術家、書法家、攝影家們創作的反映兵團生活的作品也廣受好評。

          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兵團文聯緊緊圍繞“奮起二次創業、再造兵團輝煌”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動,積極開展文學、影視創作,專題文藝展演,音樂、舞蹈研討,美術、書法、攝影展覽等主題文藝活動;舉辦了一系列重大節慶文藝活動。舉辦了首屆邊塞詩歌節,制訂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學藝術創作管理實施辦法》,召開了兵團文學藝術創作簽約大會。為進一步加大兵團文藝創作力度,推動“雙優”實施進程,激發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的創作熱情,努力生產更多的表現兵團生活的優秀作品,兵團文聯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兵團文學藝術創作的通知》,制定了兵團文學藝術創作實施細則。為進一步加大兵團文藝創作力度,推動“雙優”實施進程,展示創作成果,鼓勵創作更多更好的表現兵團生活的優秀作品,通過召開兵團文藝創作補貼兌現大會,兵團文聯拿出30萬元對近3年創作、出版的80部文藝作品進行了補貼,極大地調動了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兵團文聯專門組織全兵團30余名青年作者在北屯召開了兵團青年作家創作會議。還舉辦了兵團首屆戲劇節促進了兵團戲劇藝術的發展。

          各文藝家協會和各師文聯工作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為推動兵團文藝的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各文藝家協會通過參與職工藝術節和廣場文化節等系列文藝活動的開展,有力地服務了兵團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先后在北京、上海、青島、深圳、烏魯木齊、石河子等地舉辦了大型美術、書法、攝影展,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兵團文學藝術事業的整體實力,擴大了兵團的影響;音樂、舞蹈、戲劇、雜技等文藝家協會先后多次參加全國及國際大賽、展演等活動,在國內外獲得了多項大獎;在重大事件期間舉辦了一系列文藝活動,充分體現了文聯在重大事件中有所作為。2008年南方冰雪災害發生后,兵、師文聯積極行動,為南方災區捐款;特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和今年玉樹地震災害發生后,兵團多次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為災區捐款捐物,還組織文藝家開展抗震救災文藝作品創作義展義賣活動,黨員文藝工作者主動交納特別黨費,農八師石河子市文聯等基層文聯紛紛組織書畫家走上街頭開展義賣活動,兵團作家、詩人以抗震救災為主題,創作了一大批文學作品歌頌中華民族勇敢頑強、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和奧運會舉辦期間,兵團文聯又組織各文藝家協會和基層文聯開展了一系列迎奧運慶奧運文藝活動。這些活動的成功開展,充分體現了兵團文藝界在重大事件面前積極作為的愛國情懷。

          10年來,兵團文聯及各團體會員,緊緊圍繞服務基層、服務職工群眾,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每年堅持積極組織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文化惠民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組織文藝家深入到師團、墾區、企業、部隊和自治區地州、縣友好單位,進行戲劇和文藝節目慰問演出。兵團各級文聯和文藝家協會先后深入阿克蘇、庫爾勒、喀什、伊犁等墾區和昌吉、哈密、塔城、吐哈油田等地方進行送歡樂慰問演出。兵團文藝家以不同形式開展文藝下基層活動,組織書畫家赴農二師、農六師、農十二師和兵直等幾十個團場為職工群眾現場贈送書畫作品和春聯。兵團文聯還組織干部職工開展掛鉤扶貧、慰問貧困職工等活動。兵團文聯積極配合中國文聯組織的大型文藝慰問演出活動,先后與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聯合組織全國及兵團著名書畫家深入喀什、烏魯木齊、石河子等地開展現場創作、贈畫活動;積極與中國文聯、中國雜協配合,組織藝術團赴農十三師慰問演出,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了職工群眾心中。特別是2010年春節前夕,兵團文聯組織各藝術門類藝術家,組成兩個慰問團,分別深入十四師47團、二師且末支隊、十師181團、武警北屯中隊和七師123團、127團、烏蘇市石橋鄉,為廣大職工群眾和地方農村群眾進行慰問演出和藝術展示,受到各族職工群眾的熱烈歡迎。

          10年來,兵團文聯及各團體會員,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把出人才、出精品作為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第一要務。兵團歷屆黨委對兵團文學藝術工作給予了厚愛,特別是進入新時期以來,兵團黨委高度重視兵團文藝人才的培養,加大了兵團文藝事業的投入,在財力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兵團文聯于2005年啟動了兵團文藝“雙優”計劃,從全兵團骨干會員中挑選了25名青年文藝人才,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集中培養,將25名“雙優”人才送往北京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深造,組織他們深入基層,深入生活,采風創作,通過協調,讓有創作實力的同志到基層、企業掛職鍛煉,把創作任務以量化指標落實到人。我們在通過各種渠道大力推介兵團作者的作品的同時,努力辦好兵團自己的各種文藝刊物,《綠洲》雜志越辦越好,多次獲新疆優秀期刊獎。

          10年來,兵團文聯先后編輯出版了兵團小說、散文、詩歌等選集和美術、書法、攝影、音樂等系列叢書,先后出版、上演了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集,進一步展示了兵團文化的無窮魅力。在出人才方面,兵團文聯和各團體會員通過召開座談會、表彰會、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加強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特別是中青年文藝家的思想道德、職業道德和藝德教育,使文藝隊伍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業務水平得到了不斷提升。通過舉辦各類藝術人才培訓班,培養了一批文藝人才。通過舉辦文學創作班、作品研討會等形式,對一些有影響的作家、藝術家的作品進行研討,從中發現了一批有較大發展潛質的文藝人才。

          10年來,兵團文聯及各團體會員加大文藝隊伍建設力度,積極扶持培養文藝人才,堅持一手抓文藝人才的培養,一手抓文藝創作的方針,按照“德藝雙馨”的要求,切實加強文藝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學藝術修養。采取“請進來”的策略。邀請中國文聯“德藝雙馨”代表團來兵團訪問,舉辦了多期文學藝術講座,先后邀請了高占祥、陳建功、楊牧、蔣子龍、趙本夫、蘇叔陽、陸天明、蔣開儒、魏明倫、姚迪雄、易中天等名家來兵團講學。邀請了澳大利亞、日本、歐洲等國和港澳臺地區的文化名人、文藝團體來兵團舉辦展覽、交流演出;采取“走出去”的辦法,廣泛開展文藝對外交流活動。多次選派藝術家參加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組織的赴國外和港澳臺地區進行藝術交流活動,組織基層文聯及文藝家協會負責人先后到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廣州、廣西等省區市兄弟文聯進行學習、參觀和考察,通過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廣泛開展,把獨具魅力的兵團文化介紹給外界,開闊了文藝家的藝術視野,激發了文藝家的創作靈感和創作熱情,擴大了兵團文化在全國乃至在世界的影響。

          文聯是黨領導的文藝界的人民團體,在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推動文藝事業發展中擔負著重大責任。兵團文聯切實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為文聯履行職能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兵團文聯堅持文聯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通過多種學習和教育,為履行文聯職能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十年來,兵團文聯及各團體會員堅持以加強自身建設為切入點,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職能。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觀念、服務意識,取得了“更新發展理念、把握政策方向、解決突出問題、組織重點創作、完善制度建設、統籌日常工作”等多方面的成效。切實加強了兵團文聯領導班子建設,兵團文藝隊伍的團結進一步加強,文聯組織的凝聚力不斷提高。切實加強了兵團文聯內部管理,完善了兵團文聯及各文藝家協會的各項工作制度,我們首先從文聯體制機制的創新入手,對兵團音樂舞蹈協會和戲劇雜技家協會進行了分離,成立了兵團民間文藝家協會、邊塞民族管弦樂團和京劇票友戲迷協會,完成了各文藝家協會換屆和屆中調整工作,加強了各協會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了對老干部的管理工作,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醫療等實際問題。出臺《兵團文聯目標管理實施辦法》,對機關部、室和各文藝家協會制定工作目標。使文聯工作得到了蓬勃開展,使文聯機關的作風得到了明顯改進,兵團文聯連續多年榮獲“兵團機關文明部局”榮譽稱號,一個團結、和諧、充滿活力的“溫馨之家”正在逐步形成。

          縱觀新時期以來兵團的文藝作品,隨著思想的解放,文藝家主體的自覺和文藝向本體的回歸,反映兵團生活的文藝作品,在堅持主流價值體系的同時,逐步擺脫了簡單化、概念化和泛政治化的桎梏,重視了對情感的投入、人性的開掘和對人的生命價值的解讀和訴求。從啟迪情智、塑造靈魂入手,提升了兵團文藝的學術品位和藝術境界。

          二、兵團文藝事業發展積累的經驗

          其一,兵團文藝事業的發展有著源遠流長的原創性!氨鴪F文藝”是中華民族始自漢代的對遼遠的西部疆土實行“屯墾戍邊”的一首抒發愛國主義情思的古韻長歌。自公元前101年漢朝在西域設立校尉到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2000多年來,中華兒女在這塊英雄的土地上,演出過許多侵略與反侵略、占領與反占領、分裂與反分裂的歷史活劇。在這一幕幕歷史劇中扮演過主角的西部軍人們,留下了許多戍邊文化的遺產。從大量遺存的始自漢代的歷朝歷代的奏折、典章、銘文、碑記、詩、詞、歌、賦及繪畫、建筑中,都可以呼吸到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浩然正氣。為捍衛祖國疆土而獻身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西部戍邊文化的主流。特別是盛唐時期曾出現的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后,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在以老詩人聞捷、郭小川、賀敬之和新疆詩人洋雨、東虹、李瑜、雷霆、楊眉、李幼容以及80年代后異軍突起的楊牧、章德益、周濤、李光武、秦安江、曲近、賀海濤、郁笛等中國西部詩人們所形成的中國“新邊塞詩派”的作品中,就搏動著盛唐“邊塞詩派”以身許國、積極進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豪放、雄渾、昂奮、剛健的人文血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兵團文藝永遠的主題,也是人類普遍共識的價值所在。“兵團文藝”就是對中華民族西部戍邊軍旅所原創的、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其二,兵團文藝事業的發展有著科學發展的先進性。半個多世紀來,在新疆生成和發展起來的兵團文藝,始終堅持了面向現代、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0世紀50年代組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主力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二、六兩軍,都是久經戰爭考驗的英雄部隊,也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了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文明之師。隨二、六軍1949年進疆的有軍、師兩級所屬的7個文藝工作團、隊和4個戲劇表演團體。在這支近千人的文藝隊伍中,有的是延安魯藝的學子,有的是聆聽過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老文藝家。進疆后大都擔任了新疆和兵團各級文化部門和藝術表演團體的領導或主創人員。半個多世紀以來,正是這些文化干部和文藝人才,奠定了兵團文藝能始終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組織基礎和思想基礎,構成了兵團文藝在新疆多民族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主力軍作用。1954年標志著從軍旅文藝向軍墾文藝的轉變。兵團的文藝家們創作了許多反映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同時他們積極參加軍隊大生產,創作出一大批反映兵團生活的文藝作品,為推動兵團屯墾戍邊事業作出了貢獻。

          其三,兵團文藝事業的發展有著多元多彩的包融性。中華民族歷朝歷代遠駐西域的軍旅,都是促進中原文化與邊疆地區多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吐納和認同的重要載體。今天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一個以漢民族為主體,包括13個兄弟民族在內的社會群體。250多萬軍墾戰士中,每一個人都負載著各自地域文化的元素和信息,這種多元一體、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構成了兵團文藝堅實厚重的文化根基,奠定了兵團文藝在新疆多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吐納、認同,進而促進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世紀50年代始,兵團藝術劇院擁有京劇、秦劇、豫劇、越劇、楚劇、評劇等十大劇種的藝術表演團體,在新疆廣泛地上演了《北京四十天》《屈原》《謝瑤環》等新編歷史劇和《白毛女》《赤葉河》《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革命現代戲,在邊疆多民族地區傳播、弘揚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開創了新疆戲劇舞臺的一片新天地。

          兵團的文藝家們在傳播中原文化的同時,還積極學習、吸收與傳播了兄弟民族的優秀文化。新中國成立后,新疆第一部反映維吾爾族民主革命生活的長篇小說《多浪河邊》,由兵團作家周非創作、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新疆第一部反映哈薩克族生活的長篇小說《帕力黛與哈里曼》由兵團作家徐特生創作,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哈薩克族作家的長篇小說《光明之路》的漢譯本,由兵團作家姚承勛翻譯,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兵團的劇作家陳艱用維吾爾族民間故事改編的戲劇《西琳與巴爾哈特》在新疆公演之后,由兵團越劇團、楚劇團帶往上海、杭州、武漢等12個城市廣泛演出。兵團文工團多次把新疆多民族精美的樂舞藝術帶進北京等城市及越南等國外演出。上世紀70年代,兵團的美術家黃戈捷策劃、設計、組織制作完成的大型“新疆少數民族民俗展”在北京展出后,受到國家民委等部門的重視,并推廣到全國各省區,首開了全國重視開展兄弟民族民俗文化交流之先河。在兵團漢族作家創作出版的大批文學作品中,不乏解讀和敘述新疆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吐納和認同的情節和故事。陳平在他的散文集《走過喀什》(新疆大學出版社出版)中說:“從影響了維吾爾民族倫理道德1000多年的《福樂智慧》中,能讀出儒家思想的元素!

          半個多世紀以來,兵團的文藝家們所創作的大量反映兄弟民族生活的文藝作品,推動著新疆兄弟民族之間文化的互相交流和認同,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橋梁作用。

          其四,兵團文藝事業的發展有著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開放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轄的176個農牧團場和4300多個工、交、建、商、服等企業,遍布天山南北。新疆是古絲綢之路的中樞地帶,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多源多彩的文化資源、開放包容的文化傳統,為兵團文藝提供了一個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新天地。

          其五,兵團文藝“雙優計劃”是推動兵團文藝事業發展的有效舉措。兵團黨委高度重視是實施“雙優計劃”的關鍵。兵團黨委把建設兵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兵團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兵團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這對屯墾戍邊偉大事業的不斷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兵團文藝“雙優計劃”就是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應運而生、實施開展的。

          精心組織、積極部署是實施“雙優計劃”的保證。幾年來,我們根據兵團實際,對“雙優計劃”的實施做到完善方案、細化措施、落實人頭,把每年的階段任務和5年的工作目標結合起來,精心組織,具體實施,收到了良好效果。隨著文藝形勢的發展,蘊藏在基層和各行各業的文藝創作熱情不斷高漲。我們從實際出發,在作者范圍、創作層次上拓展“雙優”外延,變小“雙優”為大“雙優”,廣泛培養、扶持更多的文藝作者,不斷完善出優秀作品、優秀人才的激勵機制,使“雙優計劃”覆蓋面更廣、更切合實際、更有利于出成效。在兵團實施“雙優計劃”的同時,農一師阿拉爾市等單位也先后開展了“雙優計劃”工作。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是實施“雙優計劃”的根本。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只要牢記使命、深入實際、勤奮努力,就一定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屯墾戍邊偉大事業、無愧于廣大職工群眾的精品力作,“雙優計劃”工作才能真正見成效。

          兵團文藝事業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半個多世紀來,從王震將軍的五言《凱歌進新疆》、張仲瀚的七律《十萬大軍進天山》生發起來的兵團文藝,不僅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文化中感時憂國的愛國主義傳統,還為其賦予了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時代精神,創作了大量的表現兵團人艱苦奮斗,以博大的情懷為人類崇高的事業而獻身的文學作品和藝術產品。在這些作品中,多宗多源的文化根基,絢麗多彩的西部風情,是兵團文藝飛揚的風采;愛國主義的思想和英雄主義的胸懷,是支撐兵團文藝風采飛揚的靈魂和骨鈣,架構了兵團文藝自己的風骨。而兵團文藝的審美追求,只能從兵團文藝家們所生存的客觀世界中去發現、創造和升華。

          生活在兵團的文藝家們,總是把表現新疆自然環境的嚴峻美、歷史文化的凝重美、兵團人社會人性的崇高美、社會人生的悲壯美和兵團人文化心態開放、包容的和諧美,奉為自己的審美追求。《鎮邊將軍張仲瀚》中文韜武略、鞠躬盡瘁、為屯墾戍邊埋骨天山的兵團政委張仲瀚,《千秋功罪》中大義凜然深入虎穴,說服主戰群頑舉旗起義的愛國將領陶峙岳,《軍隊的女兒》中為開發荒原,身殘志不殘的軍墾戰士劉海英,《西疆國界山》中為捍衛國土長眠在巴爾魯克山下的兵團女戰士孫龍珍,《西上天山的女人》中在突擊開荒搶時播種時,因勞動量超出生命的極限而發生車禍,血沃荒原的女農機手——上海姑娘韓美珠,《戈壁母親》中為搶救奧依古麗于危難,葬身雪崩的兵團職工劉玉蘭……在他們的身上顯示出來的,是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身體越疲憊,意志越堅強,環境越嚴酷,形象越美麗的悖反效應,折射出了兵團人堅韌、剛強、博大、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在大量反映兵團生活的文藝作品里,在揭示兵團人生存的艱難中,升華了兵團人社會人性的崇高與美麗,人生的悲壯與輝煌。兵團人鑄劍為犁,艱苦奮斗,用自己的生命托起了人類的尊嚴與希望。伴隨著兵團的偉業生成和發展起來的兵團文藝,就是一部人類從戰爭走向和平的心靈史。

          兵團的文藝源遠流長,波瀾壯闊,形成了自漢以來歷史發展的峰巔。兵團文藝是凝聚人的黏合劑,它生于井岡山,長于南泥灣,在天山南北融合了多民族文化而發揚光大,其藝術形式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愛,其思想學說對兵團乃至新疆人民的精神發展具有極大的親和力。其文化價值,是兵團乃至新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兵團文藝有著輝煌的過去,更會有美好的未來。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時代里,兵團文藝一定會擁有一個更加輝煌、更加燦爛的明天。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毛片|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av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