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西部大開發的號角響徹神州大地。這一歷史的聲音點燃著中華兒女的熱血和激情,沸騰著祖國廣袤的西部。十年來,一個個雄偉壯麗的建設項目巍然崛起;一幅幅激動人心的絢麗畫面傲然涌現。這是祖國西部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十年,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一頁。
西部大開發的十年,對于甘肅來說是攀登的十年,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十年,也是甘肅發展最快最好的十年。十年來,甘肅緊緊圍繞西部大開發戰略,緊抓西部大開發這一歷史機遇,全省上下努力拼搏,各項事業突飛猛進,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輝煌成績。十年來,甘肅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3倍多,綜合實力上了一個大臺階,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古老的隴原大地發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變化。
在這個成就輝煌、變化巨大的十年里,作為欠發達的西部省份,甘肅的文藝事業以一曲曲強勁的旋律,奏響在隴原大地,一大批優秀的作品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在不斷提升。尤為重要的是,甘肅文藝創作的地域色彩和地域品格也在這一時期顯現得愈發鮮明,并帶著這一特色走向全國,引人注目。
在這個發展迅速、日新月異的十年里,匯合著市場經濟的大潮,甘肅的文藝事業在創作觀念、推廣經營等許多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廣大文藝工作者肩負著時代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承擔著黨和政府所賦予的職責,勇敢地迎接時代發展的挑戰,勇抓機遇,開拓創新,在積極的探索中,在不懈的追求里實現著甘肅文藝事業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行、回應時代企盼的發展與繁榮。
在這個精彩豐富、充滿創造力的十年中,甘肅文聯和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一道積極投身西部大開發的偉大實踐,牢記使命,履行職責,發揮職能,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扎根隴原沃土,以敏銳的目光、獨特的視角、前瞻的姿態,為充滿活力與激情的時代立言,為鑄造民族的靈魂立德,熱情謳歌隴原兒女在西部大開發熱潮中的非凡業績和精神風貌,展示隴原大地深厚燦爛的文化積淀和文化遺產,描摹隴原兒女的生活狀態和民風民俗民情、文化傳統和文化心態,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甘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十年的風雨歷程,甘肅文聯與廣大文藝工作者昂揚奮進,在西部大開發的偉大事業中,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神圣使命里,在時代與歷史的進步中實現了自身的發展與壯大,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可以說,廣大文藝工作者用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努力,向隴原人民交上了一份寫滿智慧、汗水、拼搏、奉獻的答卷。
一大批優秀作品不斷涌現,書寫了甘肅文藝事業的燦爛篇章。十年來,在文學、舞臺藝術、造型藝術、民間藝術、影視藝術等領域,可謂佳作不斷,成果豐厚,產生了一大批主題鮮明,立意高遠,藝術質量上乘,觀賞性較強,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并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藝佳作,許多作品已載入中國新文藝史冊,成為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作品。十年來,甘肅許多優秀的文藝作品在全國性的文藝評獎中多次獲得各種獎項,不僅為甘肅爭得了榮譽,而且在提升甘肅知名度、擴大甘肅影響力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長篇小說《大漠祭》《青白鹽》《若有人兮》,詩集《野詩》《娜夜的詩》等文學作品在全國文壇引人注目,“詩歌大省”的美名享譽文壇,“小說八駿”的影響日趨擴大,話劇《老柿子樹》、舞劇《大夢敦煌》、京劇《絲路花雨》等優秀作品的涌現,進一步奠定了戲劇大省的基礎。數量眾多的優秀作品,清晰地記錄了十年來偉大祖國和隴原大地發展進步的足印,蘊含著先進文化的思想特征,熱情地歌頌了時代生活的主旋律。同時,它們以濃厚艷麗的甘肅地方特色以及多民族色彩建構著自己的風格特征,并以此走向全國和世界,為人們開啟了一扇認識甘肅、了解甘肅、走進甘肅的獨特窗口,隴原風采和甘肅氣派已成為甘肅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創作上普遍遵循的風格取向。甘肅的文藝創作,立足西部特有的人文、自然資源,并以此作為文藝創作的主體題材選取方向,為祖國文藝百花園開啟了一個嶄新的審美視角和表現了一個獨特的生活形態。在對本土文化和地域題材的表現中,日益形成了一些與時代特征相吻合的思想主題取向,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品格。甘肅和西部的文化積淀、歷史沃土滋養了甘肅的文藝創作,甘肅的文藝創作正是在這種滋養中,在西部大開發春風雨露的沐浴里,逐步走向深化,走向成熟,走向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文藝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交相輝映的文藝隴軍。十年來,老中青三代文藝家在不同時期始終服務大局,增進團結,深入生活,潛心創作,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德藝雙馨”成為隴原文藝隊伍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文藝家之間相親、相敬、相助,在互相尊重的同時,追求創作的鮮明個性,在豐富的創作層面上展開藝術的自由競賽,始終成為甘肅文藝界的主流風尚。過去的十年,是甘肅文藝隊伍不斷壯大發展的十年,是甘肅文藝隊伍自我充實、自我提高的十年。在經歷社會結構的轉型、市場經濟的建立等諸多變化之后,通過一代又一代文聯人的共同努力,文藝隴軍的面貌始終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深化而有新的發展,不僅人才數量不斷增加,而且創作實力也不斷得到提升。十年來,甘肅各文藝家協會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隊伍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升,會員現已發展到2.5萬余人,全國文藝家協會會員已超過1400人;各級文聯組織不斷發展并團結和凝聚了更多的文藝工作者,為促進甘肅文藝事業的繁榮,提供了良好的組織基礎。縱觀甘肅文藝大軍,經過十年的發展壯大,具有較高的聲望和影響力的老一輩文藝家風采猶在,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創作熱情,在他們身上所凝聚的優良作風和傳統,始終是甘肅文藝工作者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中年文藝創作隊伍風華正茂,日臻成熟,豐厚的創作積累,深刻的理性思考,日趨成熟的創作技巧,使其成為甘肅文藝隊伍的中堅力量。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我們還看到了青年文藝家正在迅速成長,一支鋒芒漸露、富有才情的文藝新軍正在不斷壯大,影響力日益提升。青年作家、藝術家視野開闊,思想活躍,眼光敏銳,富有潛力,預示著甘肅文藝事業將薪火相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各種門類和形式的文藝活動豐富多彩,努力滿足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十年來,無論是文學、民間藝術,還是戲劇、音樂、雜技、舞蹈、曲藝為主的舞臺藝術;無論是美術、書法、攝影等造型展覽藝術,還是電影、電視等綜合藝術,都能以人民的需求為出發點,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多樣的文藝活動。在活動的舉辦過程中,省文聯和各級文聯組織以及文藝家協會,始終力求更好地將活動與出作品、出人才融合起來,以活動推動創作,以創作提升活動。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文藝活動,以豐富的活動內涵和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擴大了文聯組織的影響,豐富了群眾文化活動。尤其是一些全國性、全省性的重大文藝活動,更是吸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情參與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成為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十年來,各種藝術展示、展演活動不斷推出,文藝創作研討、交流、出版、評論、培訓活動常年不斷,并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有力地促進了甘肅文藝創作水平的提高和文藝人才的成長。十年來,文藝活動是省文聯發展歷程中極具濃墨重彩的一頁,它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推進甘肅文藝繁榮的事業中,在服務大局,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方面,功不可沒。
甘肅文藝事業和甘肅文聯與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共同走過的十年歷程,是燃燒著熱情與理想,伴隨著時代步伐昂首奮進的十年。面對著富有色彩、富有創意、不斷收獲的十年,我們要感謝生活,感謝時代的饋贈。更要感謝黨和政府十年來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感謝甘肅人民在時代和歷史的進步中取得的偉大業績。同時,我們也應該感謝甘肅的廣大文藝工作者和各級文聯組織、文藝家協會,企業、產業文聯,感謝他們的辛勤勞動、汗水和智慧,是他們的勞動、汗水、智慧澆灌出了我們今天的喜悅和欣慰!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年來,省文聯及各文藝家協會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秉承發展繁榮文藝事業這一目標,在歷史進步與發展中不斷實現著自身的發展與壯大,在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方面,在文聯廣大干部職工的辛勤努力和無私奉獻中,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很好地總結和發揚。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服務經濟建設這個大局,配合甘肅的中心工作,是甘肅文藝事業得到發展的根本保證。十年來,甘肅文藝事業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不斷發展,呈現出我們今天看到的良好局面,是與我們緊緊依靠各級黨委的領導,依靠各級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十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部門不斷加強對文藝工作和文聯工作的領導,重視、關心文藝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制定了正確的文藝政策,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舉措,并切切實實地促進了各項措施的落實。十年來,在各級文聯組織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在我們舉辦的一系列文藝活動中,在創作導向、經費投入、組織保證、隊伍建設和改革創新上,黨委和政府部門都給予了熱情支持,使得甘肅的文藝事業的發展環境不斷得到優化和改善。與此同時,我們還按照各級黨委的要求,始終將學習放在重要的地位,堅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文藝方針、政策,強化文藝隊伍的思想建設,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投身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的實踐中。十年來,甘肅各級文聯組織和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圍繞大局、服務人民,始終與西部大開發相結合、與社會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發揮了文學藝術鼓舞人心、振奮精神、陶冶心靈的重要作用,為西部大開發和甘肅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藝條件。
第二,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是甘肅文藝事業得到發展的根本導向。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文藝的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文藝的進步,給人民以信心和力量,從來就是文藝事業的使命所在。十年來,甘肅一切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文藝工作者始終沒有忘記黨和人民的囑托,積極投身火熱的現實生活,用生動的形象和藝術的語言,描繪生機勃發的歷史畫卷,在推動甘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中,在服務甘肅工作大局中,始終心系隴原大地,用辛勤的汗水回報著養育我們的人民和這片深情的土地,以昂奮的精神狀態和嚴肅的態度創作了一大批關注現實、反映時代風貌、傳遞人民心聲的優秀作品。它們以豐富的創作題材、多樣的藝術形式和各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力、感染力,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十年的實踐,無可爭辯地告訴我們,“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是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堅持的行動指南,背離了這個方向和原則,就會妨害文藝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倡導深入生活,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營養,是甘肅文藝事業得到發展的基本原則。人民群眾創造的偉大歷史實踐,從來就是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十年來,甘肅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廠礦、學校、科研單位,在沸騰的建設工地,在希望的田野,在秀美的大自然,在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里,在豐富多彩的民族民俗風情里,在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傳統中,廣大人民群眾情相依、心相連,以真誠的情感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積累了創作素材,激發了創作熱情。廣大文藝家將個人的情感方式和藝術追求,自覺融入到人民群眾開發西部的歷史創造與日常生活中,并以此來創作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是我們十年來一條重要的收獲和經驗。
第四,促進理論建設,活躍文藝評論,是甘肅文藝事業得到發展的重要動力。十年來文藝事業的發展道路,文藝理論建設和文藝評論工作在把握正確的創作導向、總結創作得失、宣傳優秀作品、鼓勵新生力量、催生精品力作、提高鑒賞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年來,省文聯和各級文聯組織、文藝家協會開展了大量的、各門類、多形式的學術研討、學術交流、文藝評獎活動,總結了不同時期甘肅文藝創作的經驗,推動了文藝創作的發展,為文藝創作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和輿論環境,并具有了一定的示范、導向作用。一些作家、藝術家的成長,往往得益于上述活動的開展,為他們提供了總結成績、擴大影響的良好平臺,為甘肅文壇藝苑帶來了積極、健康、向上的清新氛圍。
第五,加強自身建設,服務文藝創作,是甘肅文藝事業得到發展的有力保障。十年來,圍繞“出作品、出人才、促繁榮”的主題,積極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排憂解難,特別是在政治上給予關心,生活上給予幫助,創作上給予扶持,始終是文聯組織常抓不懈的基礎性工作。十年來,在改善文藝家工作、生活、創作條件等方面,各級文聯組織、文藝家協會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在文聯組織的自身建設方面,各級文聯組織積極應對挑戰,抓住發展機遇,認真探索在新形勢下的工作方式,不斷深化改革,壯大自身實力,強化服務意識,豐富服務手段,充分發揮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和橋梁、紐帶作用。各級文聯組織已日益成為適應時代發展,適應文藝發展規律,適應人民團體特點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溫馨之家。
回首當年風雨路,看似平常卻艱辛。十年的道路艱難曲折,十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我們可以豪邁地講,這是甘肅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甘肅各級文聯組織、文藝家協會和甘肅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工作、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甘肅省文聯向關心、支持甘肅文藝工作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以及文藝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十年的歷程,讓我們擁有了令人自豪和欣慰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時代的發展,人民的需求,給文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面臨著新的形勢,我們的工作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應對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呼喚,迎接時代的挑戰,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繁榮文藝事業,是我們每一位文藝工作者必須經常思考的時代課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也是甘肅實施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和建設特色文化大省戰略的關鍵時期。今后文聯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任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統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繁榮文藝創作為中心,深化改革為動力,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推出一批群體實力顯著增強的“德藝雙馨”的文藝隊伍,努力開創文聯工作的新局面,為甘肅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和西部大開發做出新的貢獻。
第一,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建設一支“德藝雙馨”的文藝隊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文藝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三貼近”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重要途徑。今后,我們要在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過程中,把智慧和才華落實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繁榮甘肅文藝事業上來,自覺地把文藝事業放在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中,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莊嚴使命。文藝工作者要把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當作文藝創作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要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實際,深入西部大開發的火熱現實,深深扎根于群眾之中,更多地關心民生,反映民情,與人民心心相印,在與人民的水乳交融中進行藝術創造,從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需求中,認識文藝的價值,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
第二,遵循文藝規律,強化服務意識,為更多的文藝精品出現,創造良好的環境。文聯工作要為拓展文藝家視野,開啟文藝家的思路,營造探索和創新的良好環境。要發揚藝術民主,充分發揮文藝家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并積極引導文藝家準確把握時代精神和人民要求,自覺考慮作品的社會影響和效果。要落實各項措施,為文藝家深入生活、豐富閱歷、增長才干、提高創作水平創造更多條件。重視并加強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創作,是遵循文藝規律的重要方面。要特別注意利用豐厚的隴原文化資源,挖掘創作題材,依托獨特的甘肅文化背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碰撞中追求文藝創作的突破。
第三,繁榮創作,服務大局,精心策劃各項文藝活動,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開展文藝活動是文聯工作的重要形式。今后,我們要在總結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集中精力、精心謀劃一些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文藝活動,并努力提升活動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品位,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帶動文藝精品創作和生產,擴大社會影響,更好地促進西部大開發的歷史進程中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開展文藝活動的新途徑,尋找新辦法,做好“聯”字文章,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努力爭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建立新形勢下文藝活動的良性發展機制,為繁榮甘肅的文藝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第四,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加強自身建設,為文聯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人民團體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也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如果抓住這個機遇,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文聯工作“聯絡、協調、服務”職能的內涵和外延也將不斷得到深化和拓展。我們要自覺適應西部大開發的良好形勢,努力創新機制,深化改革。要努力拓展文聯組織的發展空間,擴大經費來源和渠道,提高文藝生產的經濟效能。要在改革中推進文聯組織的發展,在深化發展中解決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要積極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增強文聯活力,壯大文聯實力,促進文藝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要通過改革,提高為文藝工作者服務的水平,使文聯組織真正成為文藝工作者的“溫馨之家”。
我們從西部大開發十年的歷史中走來,我們的時代波瀾壯闊,我們的事業前程遠大。十年的巨大成績和寶貴經驗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今天,千百萬隴原兒女正在進行西部大開發的偉大實踐,為文藝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歷史的滋養和現實的感召,將極大地調動和激發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熱情,讓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沿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為創造甘肅文藝事業更加燦爛的錦繡前程,為開創甘肅文藝事業的新局面,繼續順應西部大開發的大潮而努力奮斗。
(馬少青 甘肅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