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今,貴州省文聯及各文藝家協會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以貫徹落實文化法律法規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為保障,以繁榮具有貴州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文藝創作為中心,以發展依托貴州文化旅游業的特色文藝演出為突破口,以大力培養文藝創作人才為重要條件,以改革文藝體制和擴大對外文藝交流為動力,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的文藝生活質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為興黔富民大業做貢獻。
1.文藝理論評論
在西部大開發的時代潮流中,貴州省文藝理論家協會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關注國內外文藝動態和文藝思潮,緊密結合貴州文藝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參與各門類藝術評論和理論研究、評獎等學術活動,社會影響良好。
貴州省文藝理論家協會一直把發現和培養各門類藝術領域中的理論評論人才特別是青年理論評論人才作為重點工作,這些年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較合理、理論基礎較扎實、文化視野較開闊、探索精神較執著,由老中青三代學者組成的文藝理論評論隊伍,為全省文藝理論評論工作的穩步發展提供了人才基礎和資源保障。
貴州文藝理論界注重基本理論的學科建設,引進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理論和批評模式,革新了研究方法,拓寬了理論視野。文藝理論評論家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勤奮地進行理論評論寫作,最近幾年共有100多位文藝理論評論家或出版了自己的理論著作和評論文集,或分別在省級和全國性學術報刊上發表了人均20萬字以上的理論評論文章。一批優秀的文藝理論專著和評論文章,分別榮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貴州省文藝獎、貴州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這些作品,在理論深度、藝術廣度和創新力度上都有所進步,在課題選擇、學術視角和研究方法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協會會員承擔的20多項研究課題,先后入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顯示出貴州文藝理論評論界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
2.民間文藝
10年來,貴州省民協積極響應中央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號召,以高度的文化責任感,確立了以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為龍頭,帶動協會各項工作全面發展的思路。在過去的10年中,貴州省民協落實黨中央提出的“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的號召,組織相關專家為苗族古歌申報聯合國的保護項目編寫出版了申報書即《苗人的靈魂——臺江苗族文化空間》;完成了對全省的民族民間美術遺產廣泛的普查,出版了被中國民協列為全國的示范卷《中國民間美術遺產普查圖錄·貴州卷》的編輯任務;認真開展了調查認定省級和國家級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的調查推薦工作,并推薦7人參評國家級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的認定;負責組織實施的貴州省卷本民間文藝三套集成,已經基本上完稿;出版了《中國民間故事集成·貴州卷》《中國諺語集成·貴州卷》《中國歌謠集成·貴州卷》;推出了《生命意識——民間美術的永恒主題》《苗族文學史》《中國民間故事集成·貴州卷》《苗族理辭》《苗族巫事·祀雷》《女巫》等一批廣受好評的優秀作品,為保護貴州民間文藝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促進民間文藝的傳承和發展,貴州省民協先后開展和積極參與了貴州省民間工藝大師及工藝美術精品“雙十大”評選認定,3屆貴州民族民間青年文化論壇;創辦了凝聚我省民間文藝隊伍集體亮相和互動的文化平臺——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網;建立中國酬神儺“還五顯”文化研究基地、“中國屯堡文化研究基地”;參加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等。
3.文學
貴州省作協堅持“三貼近”原則,引導作家大力宣傳西部大開發對貴州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省作協創新文學創作機制,實施長篇小說、兒童文學、影視作品創作招投標制,中標作品多為反映當下人們的生活境地和精神狀況,為西部大開發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設立貴州文學藝術“高端平臺”獎勵辦法,極大鼓舞了作家的創作熱情。通過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貴州的文學創作近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涌現出一批好看耐讀的作品,也培養扶持了一支以年輕作家為主的創作隊伍。近年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評獎中,貴州有多名作家獲獎。
貴州省作協本著“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的精神,將組織作家深入生活作為工作重點來抓,足跡遍及農村、工廠、礦山、大專院校、部隊,熱情謳歌西部大開發中涌現出的亮點人物和他們的事跡,展現貴州在這10年中的巨大變化。如反映西部大開發建設的大型報告文學作品集《大跨越》《軌跡》《凝望貴州》《大業輝煌》等;長篇小說《絕地逢生》《騷動》《黑溪門》《橋溪莊》《侗鄉》《一覺醒來》《小城夢也多》《紙房》《彎彎的香溪河》等。
4.美術
10年來,貴州省美協共主辦、承辦或協辦了大小展覽活動30余次,完成由中國美協主辦或參與主辦的13個全國性大展和單項展的作品組織、選送工作,為繁榮貴州美術事業起到了積極作用,為貴州美術在全國的影響力和今后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4年的“第十屆全國美展”,2005年的“第十七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覽”、“第七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覽”、“第六屆全國體育美展”,2006年的“第三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2007年的“第十八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覽”、“第四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2008年的“第三屆全國青年美展”、“第五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2009年的“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第七屆全國體育美展”等全國重大的美術活動,貴州省美協都全力以赴地參與。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共有190多件我省作者的作品入選全國性展覽,其中40多件獲各獎項獎勵。
2008年,省美協成立貴州省青年美術家協會,聚攏了一大批省內青年美術人才,為我省美術事業今后的興旺發展組建了第二梯隊。
5.書法
西部大開發的10年是貴州省書協蓬勃發展的10年。10年來,省書協發揮自身優勢,普及書法藝術,經常組織各大院校及機關、企業、軍隊講學示范筆會,通過這些活動,使廣大書法工作者深入到了生產、生活第一線,使書法藝術更直接地為人民群眾服務。省書協還積極參加“中國書法家進萬家行動計劃”系列活動,舉辦多種省級大型展覽。
10年來,省書協在國內各項展覽上收獲頗豐,參加全國書法作品展覽入展60余人次,其中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一人獲二等獎;全國中青展(全國青年展)入展50余人次;蘭亭展入展10余人次;全國第二屆草書大展,一人獲得金獎,一人獲得三等獎;全國第一屆冊頁展,一人獲得金獎;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一人獲二等獎,4人入展。
10年來,省書協對外交流活動漸趨活躍。2003年與日本舉辦“中日篆刻藝術展”,先后同四川、重慶、廣東、云南、寧夏等地的書法創作者交流。組織貴州書家代表團赴韓國以及我國臺灣等地交流考察。邀請新加坡書法代表團來筑舉辦書法聯誼活動。2003年中央電視臺到貴州省書協拍攝專題片,全面展示了貴州省書協工作業績。
除了積極參與組織展覽外,省書協還收集整理出版各類書法作品、理論集,并配合完成了中國書協編撰的《中國書法大事記》。省書協的書法交流刊物《貴州書藝》和“貴州書法網”也吸引了各地的書法愛好者。
6.攝影
貴州省攝協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用鏡頭記錄10年來貴州的巨大變化,取得了不俗成績。2004年,協會聯合貴陽市花溪區人民政府承辦第21屆中國攝影藝術作品展,并獲金牌1件、銀牌2件,總積分全國排名第五。協會推薦的作品在2007年第22屆中國攝影藝術作品展上又獲得銀獎1件、銅獎3件的好成績。2005年省攝協與中國攝協聯合舉辦跨年度“中國溫泉之都——石阡風光風情全國攝影大獎賽”。從此以后,全省相繼有10多個縣市“借力”攝影活動推動當地的經濟活動。協會因勢利導,先后組織大型創作活動30余次,在全省范圍內掀起了攝影熱潮,收到明顯的效果。在2008年初貴州遭遇嚴重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時,協會組織上千名攝影家深入一線,宣傳和弘揚全省人民同心協力抗災的精神,舉辦了“萬眾一心、抗災重建”紀實影展,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
10年來,省攝協先后舉辦了多個大型圖片展覽,全方位展示我省各條戰線上取得的豐碩成果。參與了貴州省政府2008、2009兩屆“多彩貴州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發起并組織了西南六省區市攝影聯展等。貴州攝影函授教育逐年擴大招生,培育專業學員300余人,他們成為我省攝影隊伍中的新鮮血液和骨干力量。
7.戲劇
在西部大開發的浪潮下,貴州省劇協走進市場,走向社會,在社會的文化需求中尋找戲劇發展的空間。10年來,貴州省劇協積極參加全國性的活動及賽事,頻頻在全國獲獎,并根據市場的需求,主動參與策劃、組織、實施多項有影響的大型文化活動。從2002年到2005年,貴州省劇協連續組織了“戲劇進校園”活動,成功培養了大量青年戲迷,也使得該活動成為劇協有一定影響的文化品牌活動,提高了協會在社會上的知名度。
2003年至2005年,協會抓住中國和法國政府互辦“中法文化年”活動的契機,成功策劃、組織、實施了與法國里昂伊力密托弗劇社合作的“中法文化年”戲劇交流項目。這一項目合作的成功是協會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大膽走進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前沿的富有遠見卓識的表現。
同時,貴州省劇協著力打造構建貴州文化記憶系列的舞臺創作工程。經過幾番嘗試之后,省劇協成功地參與組織創作了大型黔劇《蒼琴》和大型布依族舞劇《利悠熱諧諧——幸福亨通》。
8.音樂
在實施西部大開發的10年中,貴州省音協緊密團結貴州音樂界,最大限度地調動音樂創作力量,推動音樂創作,并引入競爭機制、創新音樂創作生產機制,在出作品、出人才、繁榮創作、活動組織、業務交流、服務群眾,履行聯絡協調服務職能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成績。
為實現“出作品,出人才”的工作目標,省音協從2004年開始,圍繞“多彩貴州”主題,抓好音樂創作。舉辦了一系列的貴州歌曲(詞)創作研討會和“多彩貴州”歌曲(詞)征集評選活動,邀請了張千一、宋曉明等全國知名的詞曲作家進行講座,并與我省詞曲作者座談交流;組織外地作曲家肖白、張全復、方石等與我省詞曲作者深入實際進行采風創作,有效地推動貴州的音樂創作。在貴州省音協的精心策劃和認真準備下,貴州音樂界不斷在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歌曲創作評選活動、中國音樂金鐘獎、央視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等活動中獲得重要獎項,極大推動了貴州音樂藝術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貴州音樂藝術的普及和發展,貴州省音協承辦了中國音協音樂考級的貴州考務活動。貴州音協本著考級是讓孩子們以另一種方式展現自己的藝術風采和音樂修養的目的,給考生及家長良好的建議和肯定,讓他們正確理解學習音樂的作用和意義。自考級工作開展以來,全省報考人數突破萬人并成為中國音協全國音樂考級的一個較大的考區。
9.舞蹈
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貴州省舞蹈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的進展,出現了許多新的亮點。
貴州省舞協實施精品戰略,組織、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國內重大賽事,還根據貴州社會發展的需要,組織開展一系列有特色的舞蹈比賽,號召全省舞蹈團體及愛好者踴躍參賽,為貴州省廣大街舞愛好者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在狠抓精品的同時,貴州省舞協還注重組織舞蹈理論研究,積極開展舞蹈方面的理論研討和作品探討會,如“貴州舞蹈教育十年發展綱要”研討會、“舞蹈的國際化探索”研討會、“貴州省舞蹈創作研討會暨探索錦雞舞高峰論壇”等,有效地促進了貴州舞蹈理論研究的發展。
貴州省舞協致力于培養貴州舞蹈人才,多次舉行培訓班,邀請舞蹈名家來貴州進行授課,多次組織舞蹈家外出采風,體驗生活,做到藝術與生活相結合。為了進一步培養和發展貴州的青年舞蹈愛好者,經多方努力,貴州省舞協被授權承辦貴州考區的考級工作,這為協會開展舞蹈教育、培養我省舞蹈界新生力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近年來,協會會員隊伍也逐步壯大,到目前為止,協會共有省級會員365名,全國會員49名。
10.雜技
在黨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以來,貴州省雜協致力于培養貴州雜技人才,提高貴州雜技水平。10年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不斷獲得國內外重要獎項,推動了貴州與省外和國外的雜技交流,拓寬了眼界,擴大貴州的影響。在創作上不斷提高的同時,積極組織雜技理論方面的探討,為貴州雜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貴州省雜協還積極主動地總結貴州雜技的發展經驗。2008年編輯出版了圖文并茂的《貴州雜技50年》一書,該書真實地記錄了貴州雜技藝術的輝煌成就,將激勵貴州一代又一代雜技新人。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開展,貴州省雜協深刻感受到時代變革對雜技本身提出的要求,只有服務大局、順應時代、盯住市場,雜技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對魔術的需要,貴州省雜協與企業、學校合作,先后成立了“貴州省雜技家協會魔術專業委員會”、“貴州民族學院魔術協會”、“貴州商專魔術協會”等,讓貴州更多的雜技和魔術愛好者有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并推出一批本土的魔術師,頻頻出現在全國舉辦的各項大賽及電視熒屏上,獲得了可喜的成績。
11.曲藝
在西部大開發的時代號角聲中,貴州省曲藝工作者認為貴州曲藝應在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中,再創輝煌。當前所處的時代是偉大的變革時代,因此,曲藝要發展、要繁榮,必須變革,要實現從內容到形勢的嬗變。于是,在創作內容上,貴州曲藝界讓新的生活和現代意識走入曲藝作品,在尊重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力求創新,使之適應新時代欣賞者的審美需求。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實施給貴州社會帶來的深刻變化中,經過貴州曲藝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貴州曲藝漸漸走出低谷,獲得了新的發展。
10年來,貴州曲藝界深入發掘地方元素,積極吸收優秀的外來養分,創作了許多人民喜聞樂見的曲藝作品,贏得了贊譽,也獲得了許多重要獎項。
為了讓貴州曲藝事業日漸繁榮,貴州曲協把培養青年曲藝工作者列入了工作重點,2009年5月,省曲協舉辦了中青年曲藝創作培訓班,邀請曲藝名家對我省中青年曲藝工作者傳經送寶。貴州省曲藝界在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活動。杜鵑曲藝節是貴州曲藝界的一項品牌活動,一直是貴州曲藝工作者展示自己表演藝術的平臺,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曲藝節是促進貴州曲藝發展的有力舉措。
12.電視藝術
10年來,從欄目改革到整體重組,從好看故事到有用信息,從努力迎合到有力引導,貴州電視業有了顯著變化。貴州電視傳媒與音樂、體育、廣告、零售等其他產業整合也日益加深,并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協會組織的電視節目制作成績豐碩,電視劇《鄧小平在1950》2000年獲得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中短篇電視劇優秀獎,2001年9月、10月又分別獲得了中宣部第8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和第20屆電視劇“飛天獎”。2001年10月,電視劇《找回春天》獲得了第6屆全國法制題材電視劇“金劍獎”和第一屆貴州省文藝獎二等獎。2003年電視劇《周恩來在貴陽》分別獲得了第23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短篇電視劇三等獎和第2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短篇電視劇提名獎。同年12月,電視劇《日子如水》獲得了中宣部第9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在積極拓展電視節目創作的同時,省視協還承辦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電視劇高級研討會”和“全國電視臺理論研發工作及電視頻道節目運作與編排研討會”,組織我省電視藝術工作者參加第23屆、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參加全國“第9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俗影像作品獎”,獲得金獎2名,銀獎1名,銅獎2名,參加“紀念改革開放30年優秀電視紀錄片評選”、中國優秀電視欄目劇的評選和研討等活動。
13.電影
貴州省影協10年來開拓進取,努力工作。2000年,時逢西部大開發戰略拉開序幕,由貴州省電影人猶學忠編劇、賀祝平制片,中共貴陽市委宣傳部和天津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出品的故事片《揚起你的笑臉》獲當年全國“華表獎”最佳兒童影片獎。由于該片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再獲中國兒童影片最高獎“童牛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夏衍電影文學劇本獎”二等獎。該片的拍攝成功,凝聚了貴州電影人的心血,結束了貴州不能出品電影的歷史,了卻了幾代貴州電影人的夙愿。
省影協副主席鐘運龍創作的《會說話的風箏》《網絡媽媽》和劇作家李寬定編劇的《浪漫女孩》等兒童題材影片均于近年攝制完成搬上銀幕。省影協還堅持開展各種電影藝術活動,近年來“愛國主義電影進社區”、“全省大學生電影展映”、“高校電影藝術研討活動”、“送電影下鄉”、“全省電影評論征文”、“全省原創電影劇本征稿評選”、“電影大師——謝晉電影回顧展映”等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