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即將開幕,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地區將在園區內依次舉辦為期5天的活動周,向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呈現各地民間藝術中的絕技絕活。如東北的二人轉、山西的腰鼓、內蒙古的草原婚典、遼寧的秧歌、吉林的朝鮮舞、康巴漢子的歌聲、江南的絲竹等等,56個民族以文化演藝相聚一堂,民間藝術之花爭奇斗艷。不少地區還將在園區內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以吸引人們的目光。
由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牽頭,會同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有關區縣文化局、“非遺”保護單位攜手推出的上海剪紙、嘉定竹刻、松江顧繡、海派旗袍等24項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非遺”項目將集中展示。在園區外圍,由浦東新區、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0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暨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館”開幕儀式于4月22日上午隆重舉行。
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相呼應,今年民博會在時間上和世博會同步,地點和世博會展區毗鄰,主題為“傳統藝術 時尚生活”,用展品和展示藝術詮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會主題。新落成的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館離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等一軸四館永久性建筑僅相距約800米。全館設主展廳、民間藝術工作室、藝術沙龍以及歷屆民博會珍藏精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鑒賞區等,是一個集展覽展示、互動體驗、技藝傳承、中外交流、理論研究為一體的中國民間藝術專業展館。在開館儀式上,由上海市文廣局命名的“上海城市特色文化展示館”和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的“上海民間藝術展演基地”同時掛牌。了解民間文化的神秘奧妙、探尋民間藝術的豐富意蘊、體驗藝術作品的鑒賞樂趣,三大民族文化博覽館將成為我國各民族民間藝術走向世界,世界優秀民族文化輸入上海、走向全國的重要示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