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藝術家赴革命紀念地深入生活、采風創作座談會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召開。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夏潮和中宣部文藝局副巡視員路侃等有關方面領導出席座談會。
3月28日至31日,中國文聯、中國音協組織的“走進紅色圣地”著名音樂家采風團深入井岡山采風,收集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他們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革命舊址前聆聽井岡山斗爭史,向烈士敬獻花圈,與基層文藝工作者交流。4月6日至11日,中國文聯、中國曲協2010年赴革命紀念地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活動在江西省南昌、井岡山舉行。活動期間先后舉行座談會、參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和小平小道紀念館,在井岡山瞻仰北山烈士陵園,為革命先烈敬獻花圈,考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和黃洋界等革命舊址,并和井岡山當地曲藝工作者深入交流。采風活動使音樂家和曲藝家們深受震撼,他們表示,要傳承井岡山精神,力爭再創作出一批紅色經典文藝作品。據悉,今后一段時期,中國劇協、中國音協、中國美協、中國曲協、中國舞協、中國攝協還將組織藝術家赴延安、井岡山等革命紀念地進行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活動,爭取通過采風活動,向全社會推出一批反映偉大時代巨變,描繪人民群眾精神圖譜的文藝精品力作。
夏潮在座談會上講話,對前一階段的藝術家赴革命紀念地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活動作了進一步說明,并對今后的活動提出了要求。
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姜昆,中國音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田曉耕,中國舞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李甲芹,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高琴,中國美協研究室主任吳濤毅,中國劇協藝術發展中心主任周光等通報了本協會赴革命紀念地開展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活動的情況或有關籌備情況。座談會由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劉國強主持。
參加座談會的藝術家飽含深情地講述了參加采風創作活動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感。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詞作家宋小明說,通過這次赴井岡山采風,深入了解了“少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艱苦的斗爭歷程。采風實質就是采自己,讓自己了解以前不了解的東西,或者了解但知之不深的東西。采風對詞作家的創作也很有啟示,有助于改變目前主旋律音樂作品語言語匯過于單一的問題。中國武警文工團藝術指導、快板表演藝術家張保和說,這次采風,經歷了一個從被動參加到主動體驗的轉變:原以為是簡單轉轉,沒想到會淚流滿面;原以為是隨便看看,沒想到會心靈震撼。著名作曲家、音樂制作人小柯說,作為年輕的一代,以前覺得離“紅色”很遠,這次采風讓自己對“紅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今后能把“紅色”音樂傳給更多年輕人。著名導演宮曉東說,到革命紀念地采風,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我們的國家是怎樣從以前的落后到今天的繁榮,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紅色情懷。山東省文聯副主席、著名作曲家戚建波說,在井岡山聽了《紅軍阿哥你慢慢走》這首歌,覺得異常悲壯,也讓自己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在主旋律作品中展現真情實感,讓它更感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牛群,中國音協創委會委員、著名作曲家車行都表示,采風讓自己對黨、對國家、對軍隊、對人民有了更深的感情。曲藝家全維潤、演員孫濤等也表示,藝術家在深入采風中,能碰撞出火花、激發出靈感,也有責任用自己熟悉的藝術形式表現革命與時代,肩負起自己的歷史擔當。
藝術家們表示,赴革命紀念地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活動為藝術家們提供了難得的了解革命歷史、貼近人民群眾的機會與平臺,今后有相關的活動,自己一定會再次積極參加。藝術家們同時表示,將盡快把自己在采風中的收獲轉化為文藝作品,認真創作、仔細打磨,力爭出精品力作,以此為明年的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