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時至今日,港澳地區居民大部分仍為廣東籍移民及后裔。三地人民有著共同的語言、文化、風俗,廣東音樂、粵劇、潮劇、嶺南畫派、南派醒獅等傳統民間藝術,廣為三地人民所共同喜愛。
近年來,廣東省文聯積極拓展交流渠道,組織交流活動,文聯作為專業性人民團體在開展與港澳民間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2009年,以澳門回歸10周年為契機舉辦的系列慶祝活動,成效顯著。
10月1日,由省文聯、省攝協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慶祝澳門回歸10周年——粵澳攝影家‘澳門今日’攝影大賽”正式啟動,粵澳兩地攝影家齊聚濠江,用手中的鏡頭忠實地記錄了澳門實施“一國兩制,澳人治澳”,保持繁榮穩定的偉大成就,以及澳門的城市風光,社會人文風情等,這是新世紀以來,粵澳攝影家的首次重大互動、交流和同臺競技活動,大賽共收到來稿近3000幅。
11月18日,由省文聯、澳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藝術專場晚會“百越流金”,在澳門永樂劇院成功上演。晚會以嶺南文化特質作為創作元素,在保持濃郁的嶺南地域特色基礎上,注入新的時代審美品格,由粵澳兩地藝術家同臺演繹漢劇、粵曲、潮音、客家山歌等優秀傳統藝術以及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優秀民間藝術“滾地金龍”、咸水歌、漁歌、瑤歌,娓娓展現嶺南文化的多元絢麗之美,由根·越族脈、江·廣府情、山·客家韻、海·潮汕風以及花·盛世蓮等篇章組成。
上述活動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文化教育部、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的鼎力支持。此外,廣東省文聯還與省政協辦公廳共同組織了廣東省政協第五屆“四洲杯”粵港澳粵曲演唱大賽,組織了部分廣東藝術家赴澳觀摩澳門音樂節的精彩演出。
粵澳人民血脈相連,鄉情不斷,共同扎根于嶺南優秀文化沃土;澳門回歸祖國后,兩地文藝工作者又為不斷增強嶺南文化的影響力、競爭力和感召力而共同努力。